CNML格式】 【 】 【打 印】 
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商業峰會上演講(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7 09:23:19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6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商業峰會開幕式,併發表了題為《推進全面合作 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推進全面合作 實現持續發展━━在亞太經合組織商業峰會上的演講 

  (2007年9月6日,澳大利亞雪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主席先生,霍華德總理,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有機會同大家在美麗的雪梨再次相聚,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們要討論的“加強大家庭建設,共創可持續未來”這個主題,關係本組織各成員的發展,也關係到全人類的發展,十分重要。 

  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產業轉移加快,生產要素流動加速,各國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世界經濟失衡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能源資源壓力增大,氣候變化突出,這些問題給各國各地區共創可持續未來帶來嚴峻挑戰。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攜手共創可持續未來,是必須認真思考並嚴肅回答的重大課題。這裡,我願就這個問題坦誠地談談看法。 

  第一,促進世界經濟均衡發展,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世界經濟失衡影響著全球資源合理配置、加劇著全球經濟結構性矛盾,是保持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最大隱患。各國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根據自身情況,擴大國內需求,削減財政赤字,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相互開放市場,加強戰略對話和宏觀政策協調,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均衡發展,為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第二,建立健康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保障。一個公正、公開、合理、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有助於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和世界貿易發展,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當前,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正處於關鍵時刻。我們要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消除貿易壁壘,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主要發達成員應該拿出更大誠意,率先在削減農業補貼和關稅等關鍵議題上表現出靈活性,為推動談判取得成功作出應有努力。各方應該確保實現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的目標,讓發展中成員真正受益。 

  第三,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因素。保持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實現充足、安全、經濟、清潔、可預期的能源供給。國際社會應該樹立互利合作、多元發展、協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觀,共同穩定和完善國際能源市場,遏制投機行為,加強科技研發和交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使用新能源,建立合理的技術轉讓體制,幫助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更有效、更經濟、更便捷地利用能源。 

  第四,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條件。近來,氣候變化引起全球關注。這是發展和環境密切關聯的深刻反映。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但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應該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核心機制和主渠道地位,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加以應對。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準,努力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推動綠色增長,發展迴圈經濟,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全球環境。 

  第五,發展科技創新和教育,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動力。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說到底要依靠知識進步,特別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應該把推動科技創新擺在國際合作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擴大科技合作領域,深化科技合作內涵,提升科技創新水準。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加強教育合作,大力培養人才,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具有強大的人才支援和智力支援,為世界經濟發展不斷注入蓬勃的生機活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改革開放29年來,中國經濟以年均9%以上的增長速度平穩發展。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4%,進出口總額增長23.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2.2%。實踐證明,中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不但惠及13億中國人民,而且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商機,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準還不高,中國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特別是國際收支不平衡、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問題突出。要確保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需要繼續進行艱苦努力。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國將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發展迴圈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努力促進社會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良性迴圈,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認真履行承諾,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積極調整對外貿易政策。在5年過渡期內,中國平均關稅大幅降低,從加入時的15.3%下降到現在的9.9%,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程度接近發達國家水準,成為全球最開放的市場之一。今後,中國將繼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支援建立公正、公開、合理、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在開放中謀求發展,在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中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推動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已經同東盟、智利、巴基斯坦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正在同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同印度、南韓等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區研究。我們願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包括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在內的各國各地區發展更緊密的經貿關係。 

  國際貿易增長給各國都帶來利益。巨大的國內需求和廣闊的國內市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不追求大額對外貿易順差。中國將繼續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積極擴大進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進出口貿易協調平衡發展,努力為世界貿易持續增長作出貢獻。 

  中國高度重視出口產品品質和安全。在產品生產、流通、進出口等各個環節,在立法、執法、監督、管理等各個方面,我們都採取非常負責任的態度,作出認真努力,確保產品品質和安全。中國願同各方擴大產品品質和安全領域合作,加強交流和溝通,共同提高國際貿易中的產品品質安全水準。 

  在氣候變化上,中國一直採取負責任的態度。中國政府制定和公佈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採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減緩人口增長、推進法制建設等一系列措施,並確立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森林覆蓋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標。中國願同各國加強交流合作,為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繼續作出積極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參與亞太合作的出發點和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深化合作,加強大家庭建設,就一定能夠為亞太地區共同創造可持續未來! 

  謝謝各位。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訪澳大利亞、出席APEC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