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陳水扁“贏”了 台灣輸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2 09:12:05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九月二十日,中國台北奧委會致函北京奧組委,表明不再進行火炬入台協商,單方面終止了會談。當晩,國際奧委會通知北京奧組委,取消奧運火炬傳遞入台。 

  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幾十年來,看着奧運聖火在國際間傳來傳去的二千三百萬台灣民衆將再次與聖火失之交臂,讓人感到遺憾。台灣還因此創下了拒絕聖火的先例。 

  古希臘在每屆奧運會舉行前,人們都要高擎着在赫拉神廟前點燃的火炬,奔赴各個城邦,去傳遞停戰的神諭和奧運會召開的消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立以後,最初沒有承繼這個傳統,直到一九二○年安特衛普第七屆奧運會上,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人們,主辦者在主會場點燃了象徵和平的火炬。 

  一九三四年,國際奧委會在雅典正式決定,在奧運會期間,從開幕到閉幕,主會場要燃燒奧林匹克聖火,火種必須採自奧林匹亞,以火炬接力傳到奧運會主辦城市。從此,聖火傳遞成為奧運會必不可少的儀式,也成為全人類和平友誼的慶典。 

  社論說,北京奧組委和中國台北奧委會為奧運聖火赴台於去年十一月展開磋商,初時台灣態度積極。今年二月十二日,中國台北奧委會在北京與北京奧組委會談,雙方簽字達成四點共識,其中包括“火炬接力活動在中國台北奧委會轄區內舉行時有關旗、徽、歌的使用應嚴格按照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相關規定執行。同時,中國台北奧委會有義務協調相關方面承諾在火炬接力活動過程中不使用不符合前述規定的旗、徽、歌。” 

  三月廿七日,蔡辰威代表中國台北奧委會及台灣有關方面致函北京奧組委,確認雙方簽字的“四點共識”和奧運聖火傳遞進出台北路線。 

  根據雙方的協議,四月廿六日,北京奧組委公佈奧運聖火將由越南胡志明市進入台北,而後傳遞到香港、澳門,再到大陸。但台灣民進黨當局隨後表示,無法接受此路線,拒絕奧運聖火入境台灣。 

  社論指出,台灣為何出爾反爾?據報道,台灣領導人陳水扁四月中獲悉兩岸達成聖火入台協議一事,大為不滿,決策因而一夕生變。台灣當局於是以“矮化台灣”,將台灣作“國內傳遞路線”等諸多理由拒絕聖火入境。 

  奧運聖火傳遞路線是由兩岸充分磋商後達成一致意見,並得到國際奧會批準,豈能隨意更改!北京方面釋出最大誠意,與台灣當局展開進一步磋商,力求不更動傳遞路線。 

  就台當局提出的“國內路線”問題,北京奧委會回應稱,北京奧運聖火傳遞路線分成境外和境內兩部分,境外傳遞計劃經過廿二個城市,台北是廿二個境外途經城市之一。兩岸談判一大阻礙掃除,聖火入台重現曙光。 

  然而,台灣當局旋又提出聖火在台北傳遞途中將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國徽”及演唱“國歌”等敏感要求,將問題進一步複雜化、政治化,最終導致聖火入台事宜遲遲未能拍板。 

  民調顯示,台灣大多民衆是希望迎接奧運聖火,親身參與奧運盛事,但民進黨當局一再橫生枝節,阻撓聖火入台,意欲何為?分析人士指出,民進黨此舉主要出於多個政治目的。 

  一是聖火傳遞時間與台灣“總統”大選相當接近,民進黨試圖製造遭到“北京打壓”的假象,凝聚民意,在大選中取得勝算。 

  二是陳水扁執政多年,政績平平,並因家族貪污受到拖累,民望大跌,為轉移民衆視線,便打出了“入聯公投”和“阻聖火入台”兩張牌。 

  三是北京奧運必然對台灣民衆產生重大磁吸效應,屆時不論是到北京觀賽、旅遊,或從媒體上看到北京先進建設、中國強盛國力,都對民進黨強打的台灣主體路線帶來極大的威脅,民進黨當局拒絕聖火,意在提前冷卻這波二○○八的大陸熱。 

  四是借奧運聖火做文章,引起國際輿論對台灣問題的關注,意在煽動更多的抵制北京奧運的國際極右輿論互相呼應,給中國大陸帶來更大的國際輿論壓力。 

  社論總結,出爾反爾、玩弄手段,一直是陳水扁的看家本領,今次他又將民意所向的聖火拒諸門外,令台灣失去了一個站上世界舞台的絕佳機會。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也指出,受害的還是人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