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網:中國國防實力防衛作戰能力顯著提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4 13:54:57  


9月22日,參演官兵在演習開始前進行誓師動員。當日,代號“確山--2007”的實兵檢驗性演習在濟南軍區某摩托化步兵師拉開序幕。在為期7天的演習中,濟南軍區某摩托化步兵師將齊裝滿員、遠端機動至確山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與“藍軍”部隊展開一場進攻作戰的對抗。 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從編制構成的精幹高效到武器裝備綜合保障水準的逐年提高,從人才培養渠道的全方位拓展到後勤保障方式的市場化推進……中共的十六大以來,人民解放軍著眼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相統一的原則,不斷推動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個領域的協調發展,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駛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國防實力和軍隊防衛作戰能力顯著提高。 

  編成結構更加精幹、高效 

  新華網特稿文章說,2005年歲末,始自2003年的裁減軍隊員額20萬任務如期完成,人民解放軍總員額降至230萬。 

  經過這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陸軍部隊佔全軍總員額的比例已下降至歷史最低點;海軍撤銷了航空兵機關,基地改編為保障基地;空軍撤銷了軍(基地)機關,實行區域性指揮;第二炮兵撤銷、合併部分建制單位,優化了作戰部隊編成。 

  改革帶來喜人變化———全軍壓縮了整體規模,優化了編成結構,充實了作戰力量,精幹了領導機關,收縮了保障攤子,推進了制度改革……20萬被裁減的軍人中,幹部佔17萬,這標誌著人民解放軍朝著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機構精幹、指揮靈便、戰鬥力強的目標邁出重要步伐,從編成結構上更加適應資訊化建設的要求。 

  軍事訓練向著資訊化聚焦 

  圍繞建設資訊化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目標,人民解放軍積極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資訊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2006年一年,全軍就舉辦資訊化講座和高新技術知識培訓班8100余場次。 

  伴隨著野戰指揮自動化系統的普及,人民解放軍指揮手段已實現自動化並開始向資訊化發展,武器裝備的資訊化含量不斷提升,基地化、模擬化、網路化逐步成為軍事訓練的重要模式。 

  野戰訓練、實兵對抗、實戰性演習,以及貫穿全程的電子、網路對抗……三軍演兵場上,處處呈現出向資訊化戰爭前沿衝鋒的火熱景觀。經過改革實踐,全軍在深化訓練內容改革上取得重大進展—— 

  首次提出應對戰爭行動和非戰爭行動訓練;聯戰聯訓需要的基礎訓練已滲透到各兵種專業訓練之中;依託資訊化武器裝備特別是新裝備不斷加強新知識、新技能訓練;突出了複雜電磁環境下技戰術基礎訓練、指揮控制訓練和戰法研練;改進訓練考核方式,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檢驗評估訓練水準和作戰能力…… 

  聚焦資訊化,人民解放軍初步構建起與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相適應的軍事訓練內容體系。 

  思想政治工作在創新中發展 

  全軍部隊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加強理論武裝工作。幾年間,全軍軍以上單位共舉辦領導幹部理論輪訓班6500多期,團以上領導幹部普遍輪訓一遍……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觀點和要求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轉化為全軍官兵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巨大動力。 

  按照增強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的要求,各部隊不斷創新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隨著全軍政工網的開通,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資訊網路深入到千百個軍營之中;越來越多的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員走進部隊,幫助官兵疏導心理問題;處處有“軍營律師”為官兵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服務;各部隊在局域網上開設了“首長信箱”“連隊論壇”,戰士們在這裡建言獻策,就入黨、提幹、考學、選取士官等敏感問題公開評議…… 

  各部隊還運用各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我軍歷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戰鬥精神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鑄牢了官兵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思想基礎,全軍和武警部隊涌現出以楊業功、華益慰、楊利偉、方永剛、李中華、丁曉兵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堪稱時代楷模的英雄模範人物。 

  人才戰略工程實施力度不斷加大

  中央軍委和四總部不斷加大人才戰略工程實施力度,培養造就大批適應軍隊資訊化建設、勝任資訊化條件下作戰任務的新型軍事人才——— 

  建立和完善以任職教育為主體、軍事高等學歷教育和任職教育相對分離的新型院校體系;選送軍隊幹部入中央和省級黨校學習,開辦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大軍區職和軍職領導幹部高科技知識培訓班、軍兵種知識交叉培訓班;逐步實現軍地通用人才主要依託國民教育培養;建立完善人才獎勵機制,頒布軍隊技術專業人才獎勵規定,設立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參謀人才、士官人才獎…… 

  一系列新舉措的實行,拓寬了官兵視野,提高了官兵素質。目前,全軍作戰部隊軍師團領導95%以上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空軍一線飛行員全部具有大學學歷,海軍一線艦長100%畢業于專業院校,第二炮兵部隊的技術軍官幾乎都具有學士以上學位……三軍部隊已擁有一批碩士連長、博士團長。 

  後勤保障穩步邁向社會化 

  從自成體系到三軍聯勤、從自我保障到社會化保障,人民解放軍後勤保障也在面向市場的轉變中朝著既定目標推進。 

  2007年新年剛過,經中央軍委批准,濟南戰區正式實行大聯勤體制。這種打破軍兵種專業和地域界限,統一整合、集約使用後勤保障力量的新體制,標誌著人民解放軍後勤體制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 

  今天,全軍5000多個營區實行供水供電供熱等社會化管理;160多個單位停開了通勤班車,依託地方公交資源保障;96%的軍隊被裝物資由社會提供。全軍各部隊還撤銷了2000多個食堂的人員編制,60多萬人的飲食保障改由社會承擔……隨著軍隊後勤保障日益市場化、社會化,全軍部隊目前集中採購的規模已達到150億元,資金節約率在7%左右。 

  武器裝備綜合保障水準逐年提高 

  作為軍事鬥爭和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建設頂層設計得到高度重視,以資訊化為主導、機械化資訊化複合發展的道路穩步走開,綜合保障水準逐年提高,向著全系統、全壽命管理方向加速推進。 

  目前,人民解放軍已初步建成快速機動、立體突擊的陸軍裝備體系,空海結合、適應近海防衛作戰的海軍裝備體系,空地結合、攻防兼備的空軍裝備體系,核常兼備、懾戰一體的第二炮兵裝備體系,綜合集成、一體化發展的電子資訊裝備體系。 

  隨著一批新型資訊化作戰平臺、精確制導彈藥、電子對抗裝備陸續裝備部隊,人民解放軍的威懾能力和實戰能力不斷增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