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扁版決議文讓所有台獨的想像只能是想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7 10:00:02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題為“這種‘決議文’的文字震盪遊戲還要玩幾回?”的社論指出,不論是對美國交代、對獨派交代、或者對因特別費遭起訴請辭的黨主席游錫堃交代,民進黨在陳水扁出手整合並調整文字後,確認九三○全代會不再有所謂的“游版正常國家決議文”,取而代之的是“扁版正常國家決議文”,在極短時間中,化解一場民進黨茶壺裡的風暴,問題是,做為一個台獨意識如此堅定,一而再、再而三向統獨紅線挑戰的政黨,還要玩多少次這樣的把戲,才能真正成為負責任的執政黨? 

  一如當年陳水扁出手調整台灣前途決議文,將激進的台獨主張,以文字微調,承認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所有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須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這一回又是在內外形勢與選舉考量下,將獨派堅持的“游版決議文”再做文字微調,而調整之後的文字,既未超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更未超過建黨時明確標舉“建立台灣共和國”的黨綱,游錫堃最後含笑接受,反應的是民進黨認知現實的基本性格。 

  社論說,在這份新版決議文中,“體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已很難在國際社會使用”,但卻未否認“中華民國”現有“國號”這個事實;進一步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國際組織,“早日完成台灣正名,制定‘新憲法’,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含蓄地化解了“國家(或國號)應正名為台灣”的敏感話題,在上述文字中,正名並未與改“國號”直接掛鉤、公投並未直接與台獨掛鉤,某種程度可以說,陳水扁又玩了一次文字遊戲,讓所有台獨的想像在此中得到滿足,但所有的想像只能是想像。 

  這樣的想像對獨派人士是否就足夠了呢?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緩和了台獨黨綱的激進本質,讓民進黨贏得二千年“總統”大選,讓一個否定“中華民國”的政黨,從而成為在“中華民國憲法”下宣誓就職的政府,不論民進黨人是否歡喜甘願,他們無法否認自己曾經或還是“中華民國”的政務官。 

  社論指出,麻煩的是,民進黨永遠可以敏感的知覺選舉成敗的各種變數,包括他們得微調台獨黨綱;但民進黨卻始終無法調適或相信自己已經是一個執政黨,是統籌“國是”的政府,執政七年多,民進黨反反覆覆地挑戰他們已經進入的這個“國家”:“中華民國”體制的正當性,就像打擺子般,時不時就得來一次,發作時間又經常性地與選舉連結,偏偏台灣就是不缺選舉,這個莫名其妙的特性,讓民進黨政府的政策永遠受到政治因素的嚴重干擾。 

  政黨輪替之初,民進黨因為廢核的神主牌,硬是停建核四,這個無涉統獨的一項政策作為,已經讓民進黨執政跨出步履蹣跚的第一步,讓接續的幾年始終搖搖擺擺;再加上接下來不斷出現的正名、制“憲、”改“國號”等政治爭議,每一次爭議在內就是造成市場震盪,經濟發展始終因此受困;在外就是對外關係愈漸艱難,台美關係不用說了,連正常“邦交”都愈見費力。 

  社論認為,這一次“扁版決議文”出爐,從好的一方面看,是陳水扁終於體會到國際壓力,務實地將概括於台灣正名之下的所有社會動員,調整框限於內部消費之用:就是一個民進黨打二○○八年選戰的主軸吧,這個主軸是以入聯公投為核心,無涉制“憲”改“國號”。 

  社論質疑,這樣的調整,能否說服美國姑且不論,問題是,已經忍受七多年意識形態治台的中間選民能被說服嗎?建黨廿一年、執政七年多的民進黨,還要搞多少年才肯罷休?刻正焦頭爛額拚搏大選的民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和蘇貞昌,理應欣然接受“扁版決議文”,為他們化解了暫時的選舉危機,但是,大選之後呢?謝蘇和扁不同的是,他們的參選是在扁執政七年多之後,他們會比扁面對更深一層的問題:謝蘇若當選,台灣社會是否還要再來一趟八年,反反覆覆陷入修制“憲正”名改“國號”的爭議與震盪? 

  社論表示,扁謝聯手拆解“游版決議文”這個未爆彈,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固然值得慶幸,但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未爆彈到底拆解了沒有?做為負責任的執政黨、負責任的領導人、準備競逐台灣大位的政治領袖,真的要為台灣想想,在這些毫無意義卻製造緊張的文字遊戲上,還要虛耗多少時間與精力!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