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溫總理兩年三次寄語 四川平民教育有新跨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9 12:05:01  


溫家寶在學生宿舍和大學生交談。資料圖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的指引和推動下,四川教育事業再一次實現了新的跨越,我省教育事業正在沿著“走創新之路,建教育強省”的總體思路和奮鬥目標,大踏步向前邁進,並繼續譜寫新的輝煌。“不僅要讓孩子讀書,還要讓孩子讀好書。”從2006年以來,溫家寶總理三次寄語四川教育,他對平民教育的深切關心,感動著每一個關注、參與教育的人,激勵著四川教育事業的發展。

  新跨越.關懷

  兩年內總理三次寄語

  一封回信,讓成都文翁實驗學校同學深受鼓舞;一次座談,草堂小學校長藍繼紅帶回來了總理的囑托;一個批示,讓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深受激勵。

  “溫爺爺給我們回信了!”2006年7月28日,對成都市文翁實驗學校的同學來說,是一個特別難忘的日子。當天上午,溫家寶總理給該校回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校園。給總理的信就是由周君言和陳楊敏起草,以該校五年級(3)班全體同學的名義發出的。同學們在信中感謝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一系列好政策讓他們有了更好的學習條件,還介紹了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憶起收到總理回信時的情形,周君言說“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中國小學生”。該校副校長嚴寒說,學校在不斷發展,更多的當地失地農民子女以及外來務工農民工子女正在享受和城區學校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2006年8月22日上午,溫總理邀請全國教育界的5位專家在中南海座談基礎教育,藍繼紅是其中唯一的小學校長。藍繼紅當著溫總理的面,建議應從源頭上做好教師準入條件,受到了總理的讚許,溫總理說,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一大批高水平人才的進入。當藍繼紅提到學校實行教師讀書制度時,溫總理頷首讚同。藍繼紅說,總理的囑托至今仍激勵著她,她要把學校辦得越來越貼近學校本質,也就是促進人的發展。

  今年7月31日,溫家寶總理就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的來信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李鎮西後來在作專題報告時,講述了他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提升教師、關愛學生、影響家長”的鄉村平民教育新模式,讓失地農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同樣享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的感人事跡。

  新跨越.感動

  他們用青春譜寫“支教曲”

  “同在藍天下,共同進步成長”,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教育的公平,實現教育惠民,這成了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目標。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甘孜州得榮縣終於有了縣上第一個高中班。促成這個高中班建立,並在高中教學中佔主要力量的是成都來的支教老師。向志彬是成都市對口支援甘孜州教育以來的第一位校長,在支教一年裡,她將負責整個縣的教師培訓。“我將把外面新的教育教學成果和經驗帶給這裡的老師們,同時也會邀請成都一些名校的校長為這裡的老師傳授教學經驗。”

  除向校長外,4名老師都將到這裡支援一線高中教育。此前,整個得榮縣並沒有一所高中,這裡的孩子念高中,一般要到數百公裡外的康定去。得榮縣教育局局長鬆安告訴記者,這次青羊區派來的4名支教老師將與本地的10位老師一道,在縣中學建立兩個高中班,這裡的孩子再也不用為讀高中犯愁了。

  像向校長一樣,放棄大城市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勇於到條件艱苦的環境去開辟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的老師還有很多。像剛剛自願放棄四川大學附屬小學優越環境,到一所位於城郊,主要服務於農民工子女就讀的龍騰小學的肖冬梅老師就是其中一員。肖老師跟眾多老師一道,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用愛心去關愛孩子,用實際行動為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