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放軍演練遭核打擊後傷員緊急救護(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30 10:11:51  


在模擬演練現場,蘑菇雲在陣地上騰空而起
  6月中旬的一天,在西南某衛勤實戰演練現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及一團黑色“蘑菇雲”騰空而起,由學員組成的放射偵檢隊迅速進入“核爆”地區,測定核輻射强度,劃定核沾染區域,短短10多分鐘,所有傷員都被撤出核沾染區實施救護……這是第三軍醫大學把即將分赴部隊的學員拉到未來戰場背景下,接受實戰淬火的一個場景。

  多年來,該校高度重視軍事醫學實踐教學,通過每年的軍事醫學綜合演練,不斷創新演練的內容和形式,把關注點放在提高學員的實戰能力上,切實使學員在硝烟中得到磨礪。

  時間就是生命

  遂行未來作戰衛勤保障任務,在第一時間內對傷員進行救治,是降低戰場傷亡率最有效的途徑。爲此,該校把研制的野戰衛勤信息化裝備、救護所傷病員管理系統和“信息通信控制單元”(ICCU)的最新成果在演練中加以運用,組建了“數字化野戰醫療所”,使學員在實戰中盡快提高救護水平。

  演練中,面對烟霧籠罩、溝壑縱橫的複雜地域,只見學員們熟練操作手中的戰場傷員搜尋與識別系統,很快便找到了受傷人員的准確位置,在第一時間內將傷員的“電子病曆”錄入計算機,通過無綫電台、光纖通信等發送給各醫療梯隊,避免了因戰場環境複雜而産生更大傷亡。同時,後方醫院的專家們坐在大屏幕前,現場指導學員們處置傷情,及時對傷員實施成功救治,爲挽救傷員的生命贏得寶貴時間,使學員們的快速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心理衛生保障走向前沿

  據國外軍事心理學專家研究,戰場上的心理疾患已成爲削弱戰鬥力的無形殺手。如何築牢參戰官兵的心理防綫,是未來戰場亟待解决的重要課題。

  戰場上需要什麽,就量身打造什麽樣的人才。該校針對一體化聯合作戰聯勤保障的實際,將戰場心理衛生保障納入學員的課程體系,把心理衛生保障搬入演練場。

  采訪中,我們看到在演練現場幹淨整潔的帳篷里,幾簇不知名的野花散發出淡淡香氣,電腦里播放著舒緩的音樂,學員們耐心地安慰頭纏綳帶的戰士。這是心理醫生對軀體損傷導致精神障礙、情緒失控的戰士進行松弛療法。在另一個帳篷里,一名戰士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揮動拳頭正猛烈擊打“假想敵”——仿真膠人,發泄失去戰友的狂躁與憤怒。

  整個演練中,10多個預設科目把戰場心理應急的防治貫穿衛勤演練的全過程,使學員在救治他人中增强了自身心理防護能力,促進了心理衛生保障更貼近實戰,服務實戰。

  在實戰中增長才幹

  幾年的寒窗苦讀,幾年知識的積累與沉澱,學子們放下書本,走出課堂和實驗室,接受實戰演練的考驗,標准應該定在哪里?該校認爲,一切演練科目的設置都應從實戰出發,加大訓練的難度。如他們在設置傷病員轉運救護中,模擬傷病員傷情出現變化,需醫療救護人員在顛簸的車上進行鉗夾止血、快速輸液等課目。學員程前平時在實驗室解剖白鼠挺麻利,但在運動中完成鉗夾止血時,燙掉了模擬傷員的一塊皮;學員李鵬在快速輸液時將自己的手扎傷多處。但他們經過反複演練,終于完成了操作,使模擬傷員各項生理指標均恢複正常。

  教科書上沒有的內容照樣演。該校將高新技術武器損傷防治、海水浸泡傷創面微生物檢驗等軍事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模擬未來戰爭,瞄准未來戰場,檢驗學員們在實戰中的救護能力,使學員們的軍事醫學綜合素質得到了質的躍升。目前,該校累計爲部隊輸送合格的軍事醫學專業技術人才數萬名,成爲我軍衛勤保障力量的生力軍。(來源:解放軍畫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