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陳方安生怎樣一直與中央對著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1 10:16:32  


  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文匯報今日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認為從陳方安生歷年的表現來看,根本不是愛國愛港者。在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她都同中央對著幹,不斷製造港人與中央的對立,肆意污衊和攻擊中央。如今她更委身於對抗中央的反對派營壘,成為反對派的政治代表,顯示她正沿著抗中之路下滑。

  陳方安生是何許人?

  陳方安生曾自稱愛國者,日前又說要充當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橋樑,更表示會考慮參選人大常委,以便與中央溝通。她這麼說,似乎要人相信,她是一個可以同中央溝通的人,中央對她是信任的。 

  她忘記了中國的一句老話:“聽其言而觀其行”。她說得漂亮、動聽,行動上卻是另一種模樣,你能相信其言嗎? 

  從她的歷年表現來看,可以肯定,她並非真正愛國愛港,在系列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她同中央對著幹。 

  回歸前多次污衊攻擊中央 

  早在九七年前,當時任職港英布政司的陳方安生,作為港督彭定康的得力助手,竭力推銷彭定康那個“三違反”的政改方案,對北京則肆意抨擊,造成惡劣的影響。 

  一九九四年十月,她在訪問加拿大時公開講述中英在香港問題上的某些爭拗,其中不乏斷章取義、歪曲事 實、含沙射影攻擊中國的成份。她向加人吹噓按彭定康政改方案設計的三級議會運作良好,重提“中方於九七年若要解散運作良好的三級議會,便應向港人解釋為何要除去這個與《中英聯合聲明》無抵觸的制度”。對彭定康的政改方案破壞“九七直通車”的事實她卻一筆抹煞,顯然有意誤導世人,要人盲目支持該方案,並對北京產生懷疑和不滿情緒。

  在談及九號碼頭的興建時,她有意隱瞞“港英一直沒有將興建事宜提交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討論,嚴重違反‘凡跨越九七年的重大事務均須經由中英商定’原則”的事實,更沒有講出港英未經中方同意私下將碼頭經營權批給怡和集團而非採用公開招標形式批出合約的真相,反而指摘北京“令決策過程滲入政治考慮”,說甚麼“港府不希望正常投票過程受種族及國籍等因素影響”。

  鑑於陳方安生的訪加言論十分荒謬,筆者以《顛倒是非混淆視聽》為題,撰文予以駁斥,文章發表於一九九四年十月廿一日文匯報《眾聲版》。

  一九九四年十月三十日,陳方安生在外國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鼓吹香港公務員要“獨立自主”,將《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有關九七年後香港實行高度自治的規定解釋為“獨立於主權國的自主權”,聲稱“香港市民越來越有需要顯示他們是一個社群,並清楚表明他們對自主權的意見。更重要的是,若他們見到自主權受到威脅或削弱,更應明確表達意見”。高度自治與港人自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陳方安生強調“港人自主權”,從根本上違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陳方安生緊跟前港督彭定康,多次抨擊臨時立法會。她明知彭定康拋出的政改方案為北京所拒,政制沒有 直通車,因而要成立臨立會,仍一再要求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向港人解釋,為甚麼必須成立臨時立法會,此舉又怎能“符合《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她甚至認為“成立臨立會只會造成混亂和不穩定”。其後臨立會順利成立,運作良好,港人有目共睹,事實粉碎了陳太的污衊。 

  回歸後挑撥港人與中央關係 

  香港回歸中國後,陳方安生擔任政務司司長,卻半途辭職,其後謬論連篇,先是歪曲香港與中國內地建立的緊密聯繫,認為這會使香港失去國際都市的特色,將背靠祖國與面向世界加以對立,實際上這是對前者的貶損。繼而一再抨擊中央不信任港人,更以“國際人權公約”取代《基本法》,作為香港的法理依據。今天更委身於抗中的反對派營壘,成為反對派的政治代表,參加港島立法會議員補選。 

  文章認為,上述一系列的歷史事實,顯示陳方安生正沿著抗中之路下滑,她的“橋樑”論自欺欺人,不攻自破。 


    相關專題: 港島議席補選 葉劉淑儀戰陳方安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