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式兩岸思維自成一格 恐成泛藍選戰內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2 14:13:58  


  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國民黨日前在2008年中心任務中刪除“國統綱領、九二共識”字樣,引起黨內震憾,也凸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兩岸路線的分歧。馬英九陣營為了2008勝選考慮,必須往本土與中間選民傾斜,註定連馬兩岸路線的分道揚鑣,這同時觸及連馬之間的敏感神經,未來如何避免“禍起蕭墻”,考驗國民黨與馬英九。

  據中央社報道,馬英九擔任黨主席期間,兩岸政策一向尊重連戰。連戰以國民黨智庫為根基,再加上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都是連戰舊屬,國民黨大陸政策一向是“連規馬隨”。而馬英九接下黨的“總統參選人”後,在兩岸政策屢屢提出新的看法,已非昔日“連規馬隨”,連戰的兩岸遊戲規則更無法滿足馬英九的2008大選需求。

  修補連馬關係是重要功課

  連馬關係從國民黨推動“返聯公投”後就出現微妙改變,馬英九積極推動“返聯公投”以避免在“總統”大選落入民進黨公投綁大選的陷阱中,外界都相當清楚。不過,連戰反對公投拼公投的立場清晰可見,兩人立場已經開始出現落差。

  馬英九陣營為了2008勝選考慮,從黨章的修正開始,就不斷往本土靠攏,以“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基調大幅修改黨章。馬英九後來更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論述,積極的向本土票招手。

  至於為了避免“紅帽罩頂”,有關對岸的論述,馬英九的立場幾乎一次比一次強硬。以最近一次,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政治報告,提出兩岸協商達成和平協定,這是中共首度及正式把連胡公報的重要共識列入文件當中,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還發表新聞稿肯定,不料,馬英九卻嚴辭反駁。

  馬英九說:“台灣的未來,不論選擇走什麼樣的路,都應該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不關中共的事,也絕不容許中共干涉。”馬英九這一席話不但直搗連戰,更也和吳伯雄不同調,馬英九的兩岸論述已經自成一格。

  不過,這次國民黨刪除國統綱領及九二共識字眼,雖屬國民黨內事務,由於說法與馬英九路線相近,炮火仍然延燒馬英九,連戰更嚴詞重批:“甚至為勝選而寧可放棄主張、放棄堅持,這和民進黨有何不同?”

  連馬路線不同已經清晰可見,連戰在政治光譜上已經趨向深藍,是馬英九選票的根基,馬英九雖然積極開拓中間選票,不過,深藍選票如果出現“含淚不投票”,勢必將嚴重衝擊馬英九選情。

  積極修補連馬關係應是馬英九未來重要功課,吳伯雄與連戰關係良好、連戰的兒子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都是修復馬連之間的橋梁,就看馬陣營如何運用,也是連馬路線差異後的關注焦點。

  新舊思維磨合問題是內憂

  從6月“黨章去統加台灣”、9月“返聯”晚會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表述,再到刪九二共識爭議,凸顯馬式選舉策略有別傳統藍營外,也呈現馬式思維與傳統藍營仍有捍格,尚待整合。

  熟悉馬英九的人士指出,馬英九並非如外界刻板印象所想的“乖乖牌”,從馬英九求學過程的言行,就可看出他自由派獨立思考的一面,不一定唯體制是從,加上馬團隊目前的文宣與議題操盤,多由前“副市長”金溥聰、媒體工作者楊渡等非傳統國民黨的人操盤,自然呈現出有別傳統國民黨的選戰風格。

  此外,今年6月國民黨完成黨主席補選,確立黨主席吳伯雄、秘書長吳敦義的挺馬“雙吳體制”,雖然黨務系統與馬營有時步調不盡一致,但藍營選戰“馬主黨從”的態勢已成形,結構迥異前任黨主席連戰乃至過去國民黨的組織思維。

  馬式風格呈現在行動上,先是今年5月馬英九獨排眾議,決定騎單車縱走台灣南北,接著是風塵僕僕展開下鄉長住,直接與中南部民眾親身接觸;呈現在議題策略上,就是5月報載指國民黨修黨章“去統加台灣”、馬英九在“返聯”晚會後發聲明強調“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以及這次修政治中心任務刪除九二共識爭議。

  馬營幕僚認為,從9月吳伯雄與義工一席“只要勝選,一切問題都會解決”的談話,就可看出馬吳已體認到“不能勝選,什麼理想都是空談”,因此馬營乃至國民黨在議題取向上向本土靠攏,並不為奇,當中固然招致部分藍營內部人士批評,但也正因擺脫傳統國民黨思維的包袱,增添了馬英九的揮灑空間。

  接近馬英九的幕僚直言,他擔心的不是馬吳風格轉變,而是議題拋出後,遇到反彈就退回,做種種澄清修正,“沒收到耳目一新之效,反先受遭人批評左支右絀之害”,從黨章去統加台灣到這次文件刪除九二共識,曝露出馬英九乃至國民黨操作議題的手法還太生硬,以及新舊思維的磨合問題,這是今後打選戰的一個內憂。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