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馬英九陷入“綠化”迷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9 09:51:24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一篇評論文章說,國民黨也好,馬英九也罷,不論如何“綠化”,能“綠”得過民進黨、陳水扁或謝長廷嗎?“綠化”不但爭取不到多少淡綠、淺綠的選票,反而很可能失去大批深藍、純藍、以至淡藍的選票。馬英九如想勝選,應該立即從“綠化”的迷思中清醒過來。

  台灣○八年“總統”選舉的選戰早已開打,其中有一個現象頗堪各方多加注意,即:民進黨謝長廷努力護盤,鞏固深綠;國民黨馬英九不斷“綠化”,罔顧深藍。此情此景,孰優孰劣?誰是誰非?只從技術角度分析,相信也不難作出結論。

  大政方針飄忽不定

  文章說,如所周知,陳水扁與謝長廷有矛盾,有理念差異。扁強調“一邊一國”,謝主張“憲法一中”。雖然扁謝都是重要的“獨派”分子,但在表達方面仍有“死硬”與“溫和”的分別。扁謝之間又有相當深的“牙齒印”,扁曾先後逼謝辭去黨主席和“行政院長”。從人性角度說,此乃“深仇大恨”。在掌握選戰策略上,扁也有“綁架”謝的種種做法,令謝“憂憤成疾”,要“閉關十日”。但是,扁謝在選戰中畢竟仍是“命運共同體”,二人仍有許多共識和合拍的行動,例如推動“入聯公投”,例如致力深耕深綠,其選戰的首項戰略舉措就是力保綠色基本盤,也就是深綠這一板塊。這在戰略上當然是正確的做法。李登輝評論陳水扁“只會選舉,不會治‘國’”,這八個字倒真有見地。陳水扁治台,劣績斑斑,經濟滑坡,政局混亂,民生退步,社會不安。但陳水扁打選戰卻“有兩下子”,甚至“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先凝聚深綠,便是恰當的做法。

  反觀國民黨和馬英九,民調支持度雖一路超過“長昌配”,但在選戰中的表現,則顯示“方寸大亂、手足無措”,不但戰術上未見一波又一波的凌厲攻勢,戰略上也沒有清晰明確的大政方針,反而不時飄忽、左右搖擺。馬陣營求勝心切,這是可以理解的。人生難得有這種“黃袍加身”的機會,馬英九再怎麼清廉自持,恐怕也經不起“總統”光環的誘惑,以至心情不定,進退失據,做出不斷“綠化”這種不仁不義不智的行為。

  省籍情結亂了陣腳

  文章指出,對馬英九或馬陣營而言,追求勝選的最大難題還不是特別費案,這明顯是扁當局或司法當局持雙重標準的政治審判,即使二審被判有罪,也是“非戰之罪”,無損於馬的清白和英名。馬英九面對的最大難題,反而是他的“外省人”原罪。在瀰漫一片的“台獨”濃霧之中,在選戰時綠營必然炒作“省籍情結”的慣例下,馬所背負的“外省人”原罪,不利馬爭取中間偏綠或淺綠的選票,馬怎能不憂心如焚和亂了陣腳?馬陣營近期的表現,特別是“綠化”的做法,在藍營也確是“親者痛而仇者快”。馬英九是不是已陷入“綠化”的迷思?

  國民黨和馬英九的“綠化”現象,至少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致力“本土化”,聲言以“本土”利益為重,“台灣優先”,這是基本上追隨民進黨的調子起舞。與此同時,還跟民進黨一樣高叫“愛台灣”。“愛台灣”當然沒有錯,但民進黨的這一口號,用意是在“台獨”,具有分離分裂的含義。就國民黨而言,不能忘記自己是“中國國民黨”,不是“台灣國民黨”。

  無論是國民黨或馬英九,都不應放棄這一全局觀念。第二,搞“返聯公投”,這也明顯是拾民進黨“入聯公投”的“牙慧”,兩者字面上雖有差別,性質則屬近同,目的都是“主權獨立”,以至要美國出來表態:“無論台灣或‘中華民國’都不是一個國家。”第三,修改黨章,在明顯處刪除“統一”字樣,即在第二章“黨員”部分刪去了“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統一”,只在“前言”中含糊表示“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始終如一”。第四,馬英九很少再在公開場合強調“終極統一”,例如,他承諾若勝選即“三通”,但這只是著眼於經濟利益,而非從“終極統一”角度出發。第五,國民黨考紀會有關明年中心任務的文件,十月二十九日的內部版本還依往年格式,列有“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但在十月三十一日公布的正式版本中,竟然刪去了相關字樣,被各方批評為“去統”。

  “去統”事件激怒連戰

  文章表示,這一“去統”事件,在國民黨內部引起軒然大波。榮譽主席連戰大為震怒,“深表錯愕、荒謬和不解”。黨主席吳伯雄“氣到說不出話來”。馬英九一方面表示“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另一方面說“九二共識”一直是他的政策,從來沒有改變。他又稱,倘若國民黨“去統”刪除“九二共識”,他就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這一“去統”風波的成因,說法也是“羅生門”。據說是外界質疑國民黨走“本土保台”路線,怎能還有“九二共識”?馬英九辦公室也對此表示憂慮,結果,由黨秘書長吳敦義指令從文件中刪去“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字樣。

  藍營選票恐會流失

  文章認為,就兩岸關係而論,“九二共識”是維繫和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重要基礎,豈能輕易改變?無論是馬英九或吳敦義(他未事先報告吳伯雄),都無權自作主張加以刪改。假如“去統”的主意確實來自馬英九辦公室,說明馬陣營的核心人物為了勝選,不惜將“綠化”的方針大計推向不顧原則的危險境地。“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簡稱“一中各表”。儘管兩岸的“各表”大是不同,但“一中”這一原則卻絕無疑問。倘若因“綠化”而“去統”而不要“一中”,在國民黨就確實是太荒謬了。

  從○八年選舉的角度考量,國民黨和馬英九的“綠化”政策思維,可用香港人俗語所說的“戇居”形容。試想,國民黨也好,馬英九也罷,不論如何“綠化”,能“綠”得過民進黨、陳水扁或謝長廷嗎?假如選民以“綠色”為投票取向,他們會不投謝而投馬“神聖的一票”嗎?更嚴重的是,馬英九的“綠化”,不但爭取不到多少淡綠、淺綠的選票,反而很可能失去大批深藍、純藍、以至淡藍的選票。這明顯是一樁“蝕本生意”,是不是太“戇居”?結論是十分清楚和明白:國民黨和馬英九的“綠化”政策是錯誤的。馬英九如想勝選,應該立即從“綠化”的迷思中清醒過來。“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