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方朔:台灣政治語言與經濟語言都瘋狂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6 12:13:55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刊登台灣著名政論家南方朔的文章表示,政治是一種會讓人瘋狂的事業,瘋狂到最後,就會錯亂到和馬路上失智叫囂者相差無幾。最近有些人被選情所逼,瘋得愈來愈厲害,威脅兩階段投票的選務人員“小心退休金”,祭出“違憲”、“法辦”的恐怖帽子;同時又睜眼說瞎話宣稱“台灣經濟就是比韓國好”,讓人想到的是他們已經不是在把台灣比南韓,而是用台灣比朝鮮! 

  文章說,而這些都是瘋狂的政治語言,而更嚴重的,其實是經濟語言。當今的台灣,早已出現一種百年未見的怪現象,那就是有權力的人可以把台灣經濟搞衰,卻不准別人說衰,說衰的就是“唱衰論”,就是“不愛台”;於是搞衰台灣有理,唱衰台灣則有罪。當經濟的“唱衰論”成了一種新的意識型態,更可悲的“經濟數據政治化”遂告出現,日前“行政院”主計處上修預估成長率到百分之五點四六,讓經濟學家看得一臉愕然,而這其實已非第一次了,如果我們不健忘,當記得稍早前百物飛漲,漲幅動輒在百分之十到廿之間,主計處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五月居然是負百分之○點○三,六月則是百分之○點○一,似乎不管物價如何上漲,我的數字就是不動。 

  其實,經濟上的統計數字原本就和語言一樣,是一種說明及表達的工具。不久前,當代著名經濟史和經濟修辭學家黛德莉.麥克隆斯凱(Deirdre McCloskey)在《經濟學的秘密之罪》這本小冊裡即指出,經濟學搞理論,搞數字都不是罪,但經濟及與其相關的領域,如果“搞理論而沒有去看,搞數據卻和現實脫節”,就成了最嚴重的兩種罪。 

  文章指出,當今許多地區,當然包括台灣在內,玩弄並隱藏物價上漲的數字魔術即是最明顯的一種罪。近年來由於能源及食物價格變動幅度加大,許多政府為了預防出現“物價│工資循環上漲”的現象,刻意將能源及食物的上漲排除在物價指數之外,而這種統計伎倆的出現,當然也和當今各國政府愈來愈懶得理會窮人這種潛在的意識型態有關,這也是全球M型社會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也造成了工資在國民生產毛額裡的比例日益降低。 

  這種刻意壓低物價上漲率的作法,今夏在美國即引發一陣撻伐。上任不久的聯準會理事主席柏南克七月間發布《經濟展望半年報》,當時美國已物價飛騰,而他仍大談經濟樂觀的前景,結果引發一陣撻伐,我印象最深刻的乃是“美國商業周刊”上經濟分析家古柏(James C Cooper)的評論。古柏指出“經濟預測應本於切實的知識判斷而為,不能只是描述聯準會一廂情願的目標”,因此柏南克的經濟展望根本不切實際,尤其是百物騰貴,卻仍掩蓋物價上漲率,“這種話去跟馬路上的老百姓說吧,他們的所得裡,可是百分之廿都必須花費在石油和食物上的”!而七月間仍宣稱前景一片光明的柏南克,現在又如何呢?一個多星期前他到參院作證,終於承認美國從第四季起,“經濟將會疲軟而通貨膨漲也將持續相當的一段時間”。 

  文章表示,而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從壓低物價上漲率,到最近的將總計數字政治化的情況則更嚴重了。它除了可能涉及人為操縱統計數字外,也涉及數字意義的故意曲解,甚至還涉及用數字來合理化政策,以致於它所謂的前途一片光明,也就成了大可懷疑的數字魔術。 

  首先就數字的編排而言,多家媒體業已在報導中指出,它有若干重要數字如消費等,乃是訪問廠商所得。當總計的數字遊戲羼雜了這種主觀而非客觀的因素,它讓人起疑也就不言可喻了。由於經濟展望的判定,對人民的福祉有著密切的連動關係,這也是許多人認為非官方的計量經濟學家必須對這些數字的原始資料加以查核的原因。 

  其次數字的解釋也有許多疑點。就以台灣日益增加的所謂“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為例,它更確切的解釋,可能並非“台灣廠商的全球布局”,而應看成是“台灣接單,台灣生產”到“大陸接單,大陸生產”的一種無可奈何的過渡。完全不同的解釋,會出現全然相反的展望。 

  文章認為,再其次,這些數字還必須放到更大的財經現象上去理解。以“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為例,為了追求速效式的成長,在整個政策上遂採取了“對投資者友善”的策略,包括持續壓低利率,放寬短期外資進入,讓國民的儲蓄被轉化成股市、房市及消費的動力。過去五年印度股市漲了四倍,房價也節節攀高,進口赤字亦告大增,物價特別是能源及食物價格則快速上漲,由於國家有限資源投入基礎建設對成長率的貢獻有限,因而多數資源都被用於與房地有關的領域,教育、鄉村道路、水電等公共投資遂在排擠下加速倒退。 

  在過去這一年裡,印度發生多次窮人、市民的暴動,政府為了圖利建商並炒高房價,也持續在都市邊緣強徵窮人土地,引發多起土地流血暴動。印度追求速效式的成長,在亮麗的統計數字裡躲藏著的是一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最近英國“經濟學人”在排比經濟風險時乃是第一名“最危險的國家”。由印度的例子看台灣政府壓低匯率和利率,讓國民在利率趕不上通膨率的負利率情勢下被迫炒股炒房,政府也偕同財團加入煽風點火的行列,這不正和印度有相似性嗎? 

  因此,由“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持續增加,台灣投資者裡聰明的將資金流入港股陸股,台灣公司赴港上市的日增,再加上台灣財政赤字的惡化,台灣經濟其實在唱衰前就已被搞衰了。這時官方仍獨自在玩著數字遊戲,以及用人民納稅錢來製造就業的假象,再這樣下去,台灣經濟誰知將伊於胡底? 

  文章表示,前面已想到的經濟學家黛德莉.麥克隆斯凱指出,無論研究或決策經濟,都必須理論有品質,數字有意義,不能搞得太不相干,這些話或許正值得我們警惕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