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台灣族群動員將因馬英九當選而停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3 09:40:08  


馬英九日前和原住民朋友暢談他的原住民政策,並與原住民朋友高歌跳舞。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陳水扁日前表示,如果馬英九真的把台灣當作故鄉,就應大聲說出,“我們的母親就是台灣,台灣不只是我們的故鄉,台灣更是我們的‘國家’”。民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謝長廷、蘇貞昌日前都表示,2008年“總統”選舉是對台灣統派的最後一戰,民進黨若贏,從此不必擔心統派,因為中國國民黨在“總統”大選連三敗後,自然會去“中國”,改名“國民黨”。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說,這己經不是民進黨第一次在重要選舉的時候操弄族群議題,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族群動員,無非是希望選民能夠忘記該黨執政不佳的印象,在投下選票那一刻以情緒而非理智作選擇,進而使民進黨有繼續執政的機會。台灣民眾已經給了民進黨8年的時間,難道還不夠民進黨人士展現其應有的執政績效嗎?如果8年不行,12年或者16年就行嗎? 

  世界上大部分民主國家都有一些禁忌的族群議題,例如美國有黑白問題,歐洲各國都有少數族裔的移民問題,各國政治人物即使有心想要操弄,也是非常小心,避免承擔分裂社會的駡名。因此,該等地區的政治人物不會刻意操作族群議題。台灣大概是少數的例外,每到選舉,“愛台灣”、“台灣人選台灣人”、“選總統不是選特首”等口號就不絕於耳,攸關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經濟議題,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如果台灣擁有各項天然資源,如中東國家,光靠開採油源就可吃喝不盡,政治人物若不重視經濟發展,倒也情有可原。偏偏台灣沒有什麼天然資源,所有的經濟發展都必須靠胼手胝足打拼而來,即使努力都不見得有成效,何忍在族群議題上虛耗,如果口說愛台灣就能使台灣民眾的生活大幅改善,沒有人會反對每天大喊幾聲“愛台灣”。實際的情況卻是喊完之後,還是必須面對台灣經濟發展停滯、所有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問題。 

  社評指出,民進黨繼續操弄族群議題,當然是因為他們認為此議題有利吸引選票。如果明年選舉操作族群議題仍然有效,今後台灣每到選舉就出現的族群動員就不會停止,台灣也將無法有效進行經濟發展政策的辯論,這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唯有馬英九勝選,才能避免台灣選舉繼續被族群議題綁架。因為馬英九勝選的意義,代表廣大的台灣公民重視經濟議題更勝於族群議題,族群議題不再是他們投票優先考慮選項,如此就能破除少數人士在族群議題方面的迷失, 

  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往往被拿來與韓國相提併論,台灣各項競爭力指標向來不輸韓國。不過,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所公布的報告,台灣的競爭力排名卻落後於韓國。台灣由領先到落後,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到族群政治的影響。與台灣類似的是,韓國也有強烈的地域主義,如今選民不在乎地域主義,而以選票支持主打“747經濟方案”的在野黨總統參選人李明博。即使執政黨在過去一段時間為韓國的安全與尊嚴下過不少功夫,包括與朝鮮領導人見面、提出要成為東亞的權力平衡者,不過,選民還是選擇向經濟靠攏。 

  韓國最近幾年的經濟表現,的確比台灣來得好。即使在經濟表現較好的情況下,韓國選民都還要選擇與經濟靠攏。台灣經濟欲振乏力,就更需要精挑能為台灣經濟注入活力的組合擔任“正、副總統”,唯有台灣民眾重視經濟議題,族群牌也才會因此失效。選民手中的選票到底要支持誰,答案應該再明顯也不過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