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楊永明:入聯公投若通過,最壞會有兩種效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4 11:50:30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今天在聯合報撰文說,當美國國務卿賴斯批評入聯公投是挑釁,同一天,美國國防部長蓋茲也回應如果解放軍在台灣海峽增加軍事部署,美國會繼續出售防衛武器給台灣。這是美國的台海政策:雙重平衡與雙重嚇阻,在兩岸政治與軍事層面維持平衡,但同時警告嚇阻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地改變現狀。

  文章說,美國為何如此強度地反對入聯公投?就是因為國際與兩岸的現實,而且只有美國能夠也願意真正的關切與介入兩岸情勢,所以兩岸關係的發展影響美國的政策與利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的經濟與外交崛起,美中關係的交往與互賴增強,美國在台海議題的利益也有所轉變,外交威望與軍事平衡(也許還有民主價值)是華盛頓最關注的美國利益。

  如果入聯公投通過,最壞可能會產生兩種效應:台灣內部效應與兩岸關係效應。台灣內部效應將會走向基本教義激化,支持者可宣稱台獨主張取得過半的合法性,“主權”與認同將再度掀起民粹大浪,台灣內部將可能走向“基本教義”的高昂激化;台灣被認為是東亞的麻煩製造者,將來台灣可能成為東亞的基本教義派。

  入聯公投通過的兩岸關係效應呢?北京政府認為入聯公投是法理台獨的第一步,是一種攻擊性戰略,中國大陸外交部長楊潔篪曾說:“這一事態如果發展下去,勢必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嚴重危害台海地區乃至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換言之,北京有可能將之解釋為構成“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所規範的成立要件。如此,入聯公投通過將可能產生兩岸政治關係攤牌的效應。

  文章說,因此,美國的所有批判,都是希望影響台灣民眾不要通過入聯公投。美國知道不可能禁止台灣政府停止舉辦入聯公投,因此只有不斷地、層級逐漸提升提出警告與批評,讓台灣民眾瞭解美國的立場與利益;同時,美國大聲卻細膩的一連串作為,也是要降低民進黨政府選舉操作的效應,避免台灣大選完全被入聯公投綁架。

  美國一連串的批評代表著美國已經入場,不是旁觀者而已,美國入場希望影響台灣入聯公投的投票結果。如果美國已經入場,那麼美國的“退場機制”呢?如果入聯公投通過且兩岸衝突加劇,美國會繼續在場內嗎?再次派遣航空母艦?還是台灣自求多福?這當然要看實際事態發展與變化,但是賴斯的警告已經透露訊息。

  賴斯認為入聯公投是一種“挑釁”,依據美國台海政策,美國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如果入聯公投通過且引發兩岸的衝突,這種挑釁行為終於造成兩岸現狀的變化。如果北京表示不以攻佔台灣為目的,而只是要台灣在政治層面屈服,那麼美國的退場機制就可能很清楚了:美國危機處理作為仍然無法改變台灣基本教義走向,只要台灣仍然維持自主,美國的外交、軍事與民主利益不至於嚴重受損,美中共管台海情勢將會更為明確了。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