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挺馬遠勝於挺謝 此際不應向謝示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6 09:47:43  


  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台灣問題評論員李羽今日在香港大公報撰文說,“挺馬”無疑遠遠優勝於“挺謝”。理由很簡單:馬英九主政,台灣不一定會“統”,但一定不會“獨”;相反,若謝長廷執政,台灣不一定會“獨”,但一定不會“統”。不管謝長廷的表現多麼“溫和”,他骨子裡始終是“台獨分子”。 

  台灣二○○八年有兩大受人注目的選舉,即一月份的“立委”選舉和三月份的“總統”選舉。當然,各方包括藍綠所關注的焦點,顯然是三月的大選。對藍綠兩方,那是生死存亡之戰;對台海兩岸,那是“獨”與“不獨”之戰。無論是生死存亡或“獨”與“不獨”,皆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八年的“立法院”選舉,有一大變化,就是“立委”的席位由上屆的二二五人“減半”,只得一一三人。由台灣的政治生態看,絕對可形容為“粥少僧多”,國民黨和民進黨都經歷了內部無法“擺平”的困擾,以至出現有個別黨員脫黨的不堪局面。因席次減半,全局的競爭比往年激烈得多,其中包括各政黨之間的重新洗牌,即有脫黨、有自立、有投奔,令人頗有“城頭變幻大王旗”之嘆。 

“馬謝之爭”毫無疑問 

  就“立委”選舉的形勢而言,“藍勝綠敗”相信已成定局。綜合民調結果及各方評估,在“立法院”一一三個席位中,國民黨(包括披國民黨戰衣的親民黨人)有可能取得七十席,“立委過半”將成現實,民進黨估計只能爭得四十席至四十二席,其他小黨派及無黨籍獨立人士,大約不足三席,幾無立錐之地。這一現象,進一步顯示台灣“兩黨政治”的形成。台灣選後的政治生態,將更是“兩黨為大、眾眾皆小”的局面,台灣百餘小黨的生存空間,將更見狹窄。

  文章說,由於“立委”選舉堪稱大局已定,陳水扁和民進黨基本上亦將精力和資源投放於三月的“總統”選舉,相信其中必有“奧步”(爛招數)的考量和籌劃。可以說,台灣的劣質選舉文化是由陳水扁一手造成的,陳水扁是將台灣民主發展引向了污穢黑暗的邪路,歷史將判定陳水扁是台灣民主的千古罪人。

  三月的大選,雖有個別好事者或“志在參與”者表明有意參選,但在“兩黨政治”的形勢下,他們的勝選機會是“零”。台灣○八年的“總統”選舉,實際是“馬謝之爭”。現時,無論島內藍綠兩營、大陸涉台部門和研究台灣問題的學者,美國官方及智庫專家,以及港澳地區的台灣問題評論員,都對大選結果是“馬勝”抑或“謝勝”大感興趣,不少人並對此進行分析評估。 

台灣民調可信度低 

  現時,雖然台灣的民調都偏好馬英九,一路走來都說馬英九的支持度超過四成,甚至略高於五成,而謝長廷的支持度都只是二成多、不足三成。如此說來,似乎馬英九“必勝”。但台灣的民調可信程度或正確程度肯定不如香港或民主較為成熟的西方國家。例子一:二○○四年大選時,“連宋配”的民調支持率一直高於爭取連任的“扁呂配”,且常在五成以上,結果呢,反倒是“扁呂配”以略高於五成的得票率以微弱多數勝出。這一場選戰的結果雖有三月十九日“兩顆子彈”的嫌疑因素,但也說明台灣的“民意如流水”以及台灣民調的可信程度不那麼高。例子二:最近一次的台北市市長選舉,謝長廷的民調支持度始終也只是二成左右,然投票結果,謝的得票率超過四成,被形容為“雖敗猶榮”。此事說明,不但民調正確度欠佳,台灣更有為數不少的隱蔽“親綠”人士,他們要到投票之時才以選票表明立場,這是關注或研究台灣問題者不可不加注意的事。

  因此,到目前為止民調顯示的“馬優謝劣”絕非定論,不宜輕信。一些台灣友人(包括政界人士)的看法是,“馬謝之爭”的勝敗,還是“半斤八兩”、“五五波”,不到投票結束,誰也無法有肯定答案。 

此際不應向謝示好 

  文章認為,大陸方面對“馬謝之爭”無疑是高度關注及密切關注,因為馬當政或謝當政在兩岸關係和台海政策上必然有差異,可能更是十分重大的不同,北京當然不會輕忽視之。不久前,筆者參加過與大陸兩個台灣研究所學者的座談,有學者認為,馬謝之間的輸贏,很可能是百分之四十九點五分比百分之五十點五,相差一個百分點,即謝長廷會以微弱多數打贏選戰。假如這只是學術性、純技術性的研究結論,則並無不可,也沒有關係。但倘若中央或台辦以此作為制訂對台政策的基礎,這就值得商榷了。

  當然,基於○四年的經驗,謝長廷有逆民調而勝出的可能。現時已提前出現一些向謝“示好”的言論,例如,謝長廷比較溫和,比陳水扁“好得多”,謝長廷尊重“憲法一中”,他不會“急獨”,等等。這類言談,客觀上也有為謝助選之嫌。就大陸的對台政策論,謝可能獲勝作為考量的因素之一,並作出因應的準備,那是合理的。但倘若作為政策的基調,那就未免過於超前了。至少,應等○八年三月謝長廷真的勝出才“示好”也不遲嘛。

“馬蕭配”才合正道 

  從大陸對台政策的角度說,“挺馬”無疑遠遠優勝於“挺謝”。理由,其實很簡單:馬英九主政,台灣不一定會“統”,但一定不會“獨”;相反,若謝長廷執政,台灣不一定會“獨”,但一定不會“統”。兩相比較,在“統、獨”問題上,雙方的立場立見分曉。事實是:謝長廷雖提過“憲法一中”等,但選戰開打以來,他推動“入聯公投”似乎比陳水扁更積極。謝最近訪問日本,在演講時大力推銷“台獨”,更公開否認他是“中國人”。所以,不管謝長廷的表現多麼“溫和”,他骨子裡始終是“台獨分子”一名,此點絕無疑問。 

  筆者仍較為看好馬英九,或者說衷心希望他在千難萬險中勝出,理由如下:第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相信台灣民眾會識穿“奧步”,在馬謝之中作出正確抉擇。第二,馬走的是正道,人類世界總是“邪不勝正”,馬勝出方為天道。第三,陳水扁和民進黨主政八年,台灣政治、經濟一塌糊塗,是再度“政黨輪替”的時候了。第四,在“統獨、和戰”之中,台灣目前不會選“統”,但更不會選“戰”,那就應該要投馬英九一票。第五,馬在選戰中主打“經濟牌”,這是有利勝選的重要因素之一。願“馬蕭配”好夢成真。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