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少將:中國需建大海軍保護海外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7 13:25:29  


中國海軍建設費用跟那些大國比起來,還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是相當低的。我們是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展我們的國防和海軍力量。圖爲中國海軍新型054A隱身護衛艦。
  專家簡介:尹卓,著名軍事專家,高級研究員,少將軍銜,長期從事海軍戰略、海軍發展戰略、海軍戰役、海軍裝備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對“大海軍”的理解,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我個人看來,一方面,這反映了中國海軍發展壯大的事實;另一方面,這可能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炒作中國“大海軍”,使中國威脅論向海上中國威脅論的輿論趨向的發展。

  國家强則海軍大

  首先,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防實力,特別是海洋防衛作戰能力,在不斷地增强。海洋防衛作戰能力,是國防實力的一個非常重要且非常必要的方面。

  中國是個海洋國家,海岸綫綿延一萬八千多公里,海上島嶼六千五百多個,海上專署經濟區三百多萬平方公里。這些都需要中國海軍有足够的能力去保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投資和外貿額不斷增加,海上利益迅速發展。比如,中國外貿額現在已經將近兩萬億美元,其中,有90%以上都要通過海陸運輸。也就是說,中國每年在海上有一萬八千億美元的物流,這一萬八千億美元的物流,需要海上力量去保衛它。在海上恐怖行動愈發猖獗的情况下,只有增强海洋防衛作戰能力,才能擔當起保衛祖國海防的重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進口能源的需求也在增長,比如進口的石油、天然氣等等。過去,我國國內沒有戰略儲備,現在正在逐步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增加石油的進口量,這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會越來越重要。因此,保衛海上的外貿航綫、石油航綫,意義重大。

  海外有很多華僑、華人,以及派駐人員、勞務人員,需要國家來保護。

  由此可見,對中國海軍的保護國家海洋海外利益的需求不斷增長,根據國家利益的增長,軍事能力也要不斷增强,以保護國家利益。中國海軍是防衛型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圍繞著國家利益發展的,保衛國家的海洋利益、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

  另外,中國還有台灣問題。我們必須保持一定的海上力量,遏制台獨分子的猖獗活動,這是不得不做好准備的。因此基于這些因素,我們海軍在逐步發展壯大。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講,他們說中國正在建設一支大海軍,我覺得是合理的。

  除了外交利益、義務外,中國還有很多義務與責任。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有很多國際義務要履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强,很多國家也希望中國對國際社會安全、穩定的貢獻更大。而隨著中國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的增加,中國向外投放軍事力量的能力也要相應地增加,才能滿足聯合國的需求。中國的海外維和部隊,曆來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里總數派人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向國外派駐的維和人員、維穩人員人數,也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這需要我們有一支海上力量,對去支援、保障他們,保障這些維和、維穩的力量的安全,保障他們的後勤補劑等等。

  直擊“海上”中國威脅論

  但是這些力量的發展是在防衛範疇內的。中國不想掠奪人家的一寸土地,不想用軍事手段解决其他的一些矛盾,這是中國的外交政策。中國的國防政策是防禦性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大海軍這個說法,它有一定程度上的曲解。

  過去說的大海軍,實際上是指一些霸權國家,包括區域霸權國家和全球霸權國家,依靠海軍力量去侵略別人,動輒使用武力去解决地區矛盾或者雙邊矛盾。 中國不主張這個樣子,中國海軍的發展符合聯合國的要求。比如說,中國的維和部隊,是在聯合國旗幟下使用的。另外,在地區安全機制下,中國正常地使用和發展海軍力量。經過有關國家的協調,參加多邊的行動。比如,去年中國海軍參加新加坡聯合演習。因此我們跟這些强權不一樣,我們不會動輒用軍事實力、用大國去壓人,我們只是想幫助聯合國,幫助地區安全機制,去維和、維穩。

  中國海軍限于防衛型的力量,所以發展是有限度的。中國海軍,不管是否具有遠洋作戰能力、遠洋威懾能力、遠洋兵力投送能力,這些能力的建設都局限在防禦的範圍內。中國絕對不會超出防禦的需要,去建設一支不必要的、侵略別人的力量。這不符合社會主義性質,不符合黨和國家制訂的外交政策,也不符合中國的國防政策。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正在致力于發展大海軍,想去威脅別人”之類的說法是沒根據的。這一點很清楚,中國現在的國防費,海軍建設費用跟那些大國比起來,還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是相當低的。我們是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展我們的國防和海軍力量。(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