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陳水扁重視、尊重“憲法”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30 09:41:26  


  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行政院長”張俊雄提出的“內閣”總辭案,日前遭到了陳水扁的批示退回。阿扁在批示文中強調:“行政院院長於立法院改選後,第一次集會前總辭之往例,固值肯定,但依循最新‘憲法’規定,認應重建憲政慣例,始符全民利益。”對於這項批示,國民黨團書記長郭素春質疑說:阿扁重視“憲法”嗎?阿扁真的尊重“憲政”慣例嗎?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表示,我們認為,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憲法”是台灣的根本大法。因此,“憲政”學者普遍認為,“憲法”的最大特質就是它所規範的都是政治秩序的最根本事項,其中包括:“國家”公權力和人民公杈利的界限,政府的組織原則,以及“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所謂綱舉而後目張,一旦這些基本規範失效,則整個政治秩序都將受到影響,甚至瀕臨崩解。為避免“憲政”亂象不斷,最重要的是遵守“憲法”,落實“憲法”的精神。因此,“憲法”不是問題,尊重“憲法”與否才是問題。 
  
  社評指出,如果阿扁遵守“憲法”,台灣內部就不會出現他眼中,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問題。因為,阿扁職位的合法性來源,就是“中華民國憲法”。而固名思義,這部“憲法”已把“國家”認同交待得清清楚楚,根本沒有任何“正名”的必要和理由。阿扁意圖建立新“國家”、新“憲法”,其實就是類同“自廢武功”,摘掉他自己頭上那頂帽子。我們認為,“國家”認同出了問題,台灣的發展就失去了方向。其次,政黨輪替以來,台灣即出現“總統”與“立法院”多數黨屬於不同黨的局面。阿扁拒絕由“立法院”多數黨組“閣”,以致完全無法落實政黨政治和責任政治的精神。民進黨執政之所以缺乏施政理念,亂象不斷和效能低落,都和阿扁試圖以個人主觀意志,凌駕“憲政”精神之上有關。因此,阿扁的作法是基於一黨一己之私,不是為了全民利益而考量。 

  社評說,如果阿扁尊重“憲政”慣例,他就必須接受“行政院”總辭後,重新任令“閣員”。但阿扁捨此他求,其葫蘆裡面裝的膏藥,則幾乎是路人皆知。換言之,阿扁的“陽謀”是從權力政治考慮,意圖在下台之前維持他最大的剩餘價值。阿扁對於“新三寶”對民進黨政府產生的殺傷力,不會視而不見,讓他們“留校查看”絕非為了“以觀後效”,而是有他深一層的杈謀考量。對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而言,內心的感覺真是有苦說不出。謝長廷的苦楚不只這一樁。據說阿扁有意提防禦性公投的建議,對於一個進入跛鴨階段,任期接近尾聲的看守“總統”而言,提出這樣的建議又是一項違背慣例的舉動。阿扁此舉連謝長廷都看不下去,強調:“民進黨沒有要提防禦性公投,因為防禦性公投有爭議,有信賴的問題!” 
  
  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社會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民主與法治嚴重脫鉤,有“憲法”但沒有“憲政”主義的精神。結果弄到民主不像民主,法治不像法治的三不像狀態。台灣必須建立全民共同維護的“憲法”杈威,但不能藉“創新”之名,把“憲法”當成一套便宜之計,更不能口中有“憲法”,心中無“憲法”。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