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創夏:綠卡絆馬 謝長廷反傷自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1 00:43:53  


 
  基調既定,面對謝長廷的攻勢,馬辦判斷謝長廷扯出“蔣經國”、“王建民”等“超連結”想像,沒有更具體新證據直攻。因此研判謝並沒有什麼石破天驚的證據,因此採用了“誘敵深入”與“敲山震虎”兩策反擊。

  “誘敵深入”之計,是馬英九提前發動“財經民生政策牌”,但隱而不發,邀各巨頭加班趕工會商,面色凝重,外在表現出被攻到手忙腳亂,還連開六次記者會,讓謝誤判馬“慌”了,得意忘形。

  “敲山震虎”之計,則是反擊謝長廷的“道德正當性”,即拋出“布袋枝”,含沙射影謝夫人游芳枝,在謝長廷“後院放火”。原本馬方面安排由“立委”“側面出擊”,但“立委”吳育昇在“立院”開記者會,媒體都不報導,於是,拉高層級,改由馬的發言人羅智強出面,燒謝長廷的後院。

  0131謝長廷開記者會,只是拿出個“綠卡號碼”外,並沒有“斃命資料”,馬營方面有人分析,謝長廷犯了幾個錯誤:第一,爆料不能主帥“親征”,因為沒有轉寰空間,無法一招致敵於死地,對內反傷自己的領導威信。

  其次,謝長廷有太多延申,違背了“常理”,如謝堅稱他認為馬仍有“綠卡的身分”,沒有“自動失效”。但美國AIT(美國在台協會)兩天前的新聞說明,卻講有四條件可自動失效;謝又引用“維基”網資料當佐證,問題是美國的官署說法,比任何個人“推斷”或“網路查尋”仍權威多了,謝說法並沒辦法超越官署認知,說服力上不是絕對上風。

  還有,謝又指控馬英九在1981年到1985年,年年都有到美國去,目地是要維持綠卡的資格。當場媒體質問:證據何在?謝卻聲稱是“我是這樣想的”,突顯了是謝之“主觀”,但“客觀”佐證力並未提出。

  當謝長廷的“卡馬”戲上演,但力道不如預期之際;馬卻在同步攤開五大政策主軸侃侃而談,雖然選舉上,政見細節從不是選民和媒體的真正焦點。但在氣勢呈現上,馬英九正在走“正面許諾”,謝卻仍是“負面且證據力待加強攻擊”,對深綠選民有提振士氣、鞏固支持的效果,但在中間選民整體觀感,謝長廷未必因此佔便宜,加上他過往許多負面形象被馬營刻意喚起,一周攻防戰,馬先敗後穩;謝卻可能因輕敵深入“口袋”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