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台灣大選出現的扭曲和遺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5 10:47:51  


  中評社香港2月15日電/美國《世界日報》今天刊登社評說,台灣大選的負面攻擊紛沓而來,先是馬英九遭綠卡風波的困擾,接著是謝長廷擔任調查局“線民”遭曝光,成為台灣媒體集中報導的焦點。謝長廷被迫一再作出解釋,指稱這是對手陣營的策略;但就是沒有否認有無其事。標榜以“誠信”為訴求的謝長廷突見陷入被動。這一現象既符應了政治的現實、也符應了冤冤相報何時了讖語。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裡,或謂這是不可避免的惡,但若長此以往,只會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沼,絕非台灣民主之福。

  謝長廷打馬,馬一再出現言語失誤,讓謝陣營大感振奮;未料台灣還有專門扒糞的媒體,刊出謝長廷接受調查局聘任為諮詢委員的公文書。藍營立即質疑謝長廷有否出賣過自己的同志?若謝長廷果然曾提供調查局情資,這又從何奢談“誠信”?反而成為“誠信”破產最典型的寫照。在藍營會以為,謝長廷何嘗不知這是一件事實,既標榜“誠信”,即有接受檢驗的義務,甚至可以說容不得謝長廷以“選戰策略”為辭,而思能夠就此脫身。

  社評說,謝長廷既未否認“事實”,而要能為自己的“清白”喊冤,一時之間大概也不容易取信於民。從謝長廷在第一時間即親自上火線辯白,可以想像謝長廷相當在意此事成為媒體討論的焦點,也可以推想,在謝長廷認知裡,這是有殺傷力的,不能敷衍了事。但旁觀此事,謝長廷持“誠信”原則檢驗馬英九,卻忘乎自身可能被攻擊的弱點,可謂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整個選戰大局都有可能因此大受挫折,前此以綠卡攻馬小幅提升的民意支持度,非但可能因此大跌,甚且出現新低。

  然而就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而言,不論謝長廷親自發動攻擊馬英九持有美國居留證的綠卡問題,或藍營拾媒體餘唾,拿謝長廷過去為情治單位工作的資料奮力攻擊,皆屬不可取。謝長廷過去曾為“線民”身分遭質疑,控告揭發此事的許榮祺毀謗,但未能獲勝,此番想從法律程序上爭得上風,固然緩不濟急,而且為此控告相關當事人或媒體,也未必有合算。再以綠營的邏輯論,謝長廷此一紀錄,綠色成分愈重的選民,愈不可能諒解謝長廷過去為情治工作的“線民”身分。

  社評指出,但藍營切不可以此視謝長廷“自作自受”而得意,反而要為謝長廷陷入此種惡性循環的困境有一理解,即:就算謝長廷的“誠信”有問題,媒體的報導又是一回事,切不宜以此拿來當成選舉的話題並加碼起舞;這些最好交由選民來判斷,而非通過這類自居“扒糞”的後製作手段贏得選舉。若此,這反而會加速敗亡台灣民主的品質、加速摧毀台灣的公共道德、加速墮落台灣的政治風氣。謝長廷陣營固然得被迫回應,但謝陣營也應就此有一徹底反省,即選舉勝負是一回事,民主的價值猶在其上。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絕非一個正常民主社會的選民所能容忍。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台灣即將到來的大選,關鍵台灣未來民主前途,但這絕非通過下三濫的手法可以提升;若為了勝負竟至不擇手段,就不僅是自甘作踐,也是自掘墳墓;若因此反遭“現世報”更是貽笑大方。

  文章表示,此時正是馬英九陣營兌現“高格調選舉”的考驗時刻;謝長廷陣營既陷於被動,更應該重新檢視文宣策略,從反省和謙卑再出發。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