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僑報:北京奧運論戰 亟需危機公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0 08:48:02  


此景不再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美國僑報今天發表社論稱,與中國低調回應斯皮爾伯格辭職事件相呼應,美國總統布什與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先後對北京奧運表達支持的立場,同樣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社論說,在中國籌備奧運的最後六個月裏,杯葛(Boycott)奧運的批評聲調似乎正在變高——這顯示圍繞中國議題的“奧運熱”正式起步,也引起了西方輿論的擔憂:英國《每日電訊》17日報導說,斯皮爾伯格“已點燃了一把奧運火炬”,借奧運“修理中國的行動才剛剛開始”,“從現在直至8月,會有更多針對中國的誤解和不公發生”。美聯社16日就曾列舉國際上借奧運之機批評中國的五大議題,即外交政策、空氣污染、宗教限制、新聞限制、人權紀錄等;該社昨日更進一步提醒“中國必須做好應對諸如外國人在北京街頭示威、某藏獨僧人在北京某飯店門口自焚之類可能事件的準備”。 

  北京奧運閃耀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光輝”,就必然會成為“反對者的靶心”,這原本並非什麼新鮮事——儘管中國為奧運付出了比以往任何主辦國多得多的努力,但是北京奧運還是被染上了諸多的政治化色彩。而且,抵制北京奧運人士所掀起的風浪,雖然並非當前國際社會的主流,但可能比原先預料的要複雜和嚴峻得多。一句話,有了北京奧運這個全球焦點,就能讓所有的“花邊新聞”隨時“登上中央舞臺”的可能。 

  因此,既然這些抵制和批評來自國際社會、圍繞奧運國際賽事,中國就不妨參照國際的通行規則未雨綢繆危機公關,把握立場,講究方法,客觀應對。 

  社論認爲,危機公關的第一要義便是把握立場。中國改革開放雖然已有三十年,但在冷戰後的國際格局的迅速變化中的形象塑造尚未完成。有人是借機奧運批評中國,是因為中國發展迅猛,也有人是對“紅色中國”存在刻板印象、跟不上中國變化的進程。這就需要中國以國際規則、奧運精神、中國國情的角度,以正確客觀的立場進行回應。 

  即便是為了“這場人類社會的體育狂歡”,中國也不可能因舉辦奧運而放棄原則和立場。例如宗教自由的問題,去年11月國際上已曾掀起一股對“《聖經》禁入北京奧運村”的批評,但不久即被證明是一則“假新聞”:中國不僅發表政府白皮書宣示開放的宗教政策,還在奧運村專設宗教服務中心,甚至與梵蒂岡真誠溝通…… 

  危機公關的第二要義便是講究方法。現代公關學先驅、美國人艾維•李(Ivy Lee)早在一個世紀前即以“講實情,現在就講”作為公關最基本的原則之一,認為這是公眾的權利、企業的責任,也是消除企業與公眾摩擦的有效手段。中國回應外界的批評質疑和採取相應的反抵制行動,即可借鑒此一公關箴言。 

  再以新聞自由舉例,更將不言自明。奧運期間,北京將迎來約3萬多名外籍記者,中國去年年初即頒佈相關規定,增強採訪管道和便利,以開放的胸襟置身“顯微鏡”下,面對挑剔眼光之審視,這體現了勇氣和智慧。中國是否如“人權觀察”組織所言限制外媒採訪奧運?相信屆時絕大多數外國記者會秉持客觀公正之新聞理念,做出自己的判斷。 

  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就此依賴新聞界,還應發揮中共召開十七大時的管理與服務經驗,以危機公關的理念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介紹情況,公佈客觀資訊。 

  危機公關的第三要義便是客觀應對。未來半年之內,相信還會有一些對奧運提出批評、質疑甚至抵制的人,但其中絕大多數也會是善意的批評者。只要中國政府以自信開放姿態,呈現真實自我,中國期待通過奧運會提升國際形象的目標仍可實現。
 
  當然,在所有的反對意見中,空氣污染可稱得上是北京最有可能的“硬傷”。據說英國日前已允許其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比賽期間戴面罩“以防污染”,儘管消息令人失望,但證明中國的確還應當繼續實踐“科學發展觀”和“綠色、人文、科技”的奧運理念,不論北京的藍天已得到多少改善,“環保尚未成功,北京仍須努力”。 

  社論說,對中國而言,未來要昭示“更快、更高、更強”之奧運精神,樹立起中國和平、繁榮、開放、自信的大國形象,當然也不僅限於奧運會,它更關乎中國長遠的發展進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