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子帛:胡錦濤講話佔據了對台戰略制高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7 13:54:29  


 
  文章認為,台灣內部的即時回應主要有:多數媒體的報道和內容披露均有所選 擇和保留;“陸委會”的聲明只是重申一貫立場,強調的是兩岸主權互不隸屬,兩岸協商談判不設前提;國民黨強調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複協商談判,認為北京默認 或者接受“一中各表”的立場;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則表示,兩岸和平總是好的,雙方都會有所堅持,也會有不同看法,可以各說各話,有爭議的問題就擱置,不能因 為不能解決事情,就耽擱了可以解決的問題,主張不設任何前提,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上述的反應,均迴避了胡錦濤最關鍵的這一段話語,但馬英九卻有所背書,認為北京“打壓”台灣國際空間,是造成很多人偏向台獨的原因,中國若能與主張台獨人士接觸,把這層因果關係弄清楚,也不是壞事。這時節外生枝,借題發揮,也有點說不出來的滋味。

  文章指出,大陸輿論對胡錦濤這一段講話的評論,多半將重心放置在個人行事風格的溫和,平等,不躁,自信,坦誠,以及在對台政策決策過程中的不疾不徐、柔中有剛之 上,放置在大陸再度釋放善意誠意的詮釋解讀之上,這固然是和前幾年相比較的明顯進步,但過多的詮釋,和意義放大的解讀,還需要在付諸實踐過程中得到實踐的 檢驗,才能對胡錦濤發言的新意或誠意、善意作出接近客觀事實的價值認定。一言既出的無限放大和讚譽,多半會產生刻意諂媚的誤解。

  沒有三 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積累的成就,沒有因此而形成的綜合國力,沒有在國際政治舞台的影響力,沒有三十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以及不斷總結對台政策決策運作的經驗 教訓,沒有確立和營造實事求是的科學決策態度,沒有對台灣政治社會發展變化過程真實性和特殊型的了解和掌握,在處理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問題上,目前決策者 的行事風格,或許很難有如此穩健沉着的表現。

  實事求是新開始

  文章認為,極端台獨勢力和代表人物的緘默不語,似乎只有兩種可能:個別台獨哈馬斯的極端立場不可能因為胡錦濤有關回頭是岸,既往不咎話語而改變,改變一個人既定的政治理念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實現;多數人在無法完整獲得訊息之前,也很難在只言片語的字裏行間中獲得震撼性的啟示。

  但無論民進黨是否還能夠持續執政,有“陳水扁當局”被極大限度孤立在先,有“曾經從事過台獨的工作或者曾經對台獨抱有過幻想”,在務實面對客觀情勢之後,修正既定立場,而獲得北京政治和經濟眷顧和禮遇的若干點像個案的借鑒,一次話語,即使無法產生短期效益,但勢必然會在一個時期,甚至是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持續或者間歇性發揮主觀預期的功效。

  一個實事求是的新開始,無論如何,都應該給以積極的評價。有這樣的包容力和寬度,突破兩岸關係的政治僵局還是可以被期待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