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謝營扣帽子,玩的都是文字把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4 09:07:46  


  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的社論說,“訴諸恐懼”似乎已成謝陣營所謂逆中求勝的最後策略,藉由最簡單的口號,直接挑起人們心底最幽微的害怕與不安。這個極簡化的邏輯聲稱“一中市場將摧毀台灣經濟”,這個論述意味民進黨打選戰打到最後還是現出原形,用經濟牌包裝他們根柢裡的意識形態,潛藏的還是本省/外省、統獨敵我的對立。 

  大選最後二星期,民進黨把選戰主軸化約為是“一中市場的公投”,支持國民黨的馬英九就是支持一中市場,反對一中市場的就投給謝長廷。在民進黨口中,一中市場有多可怕?台灣勞工從理髮師、菜市場的洗碗工到特種行業小姐都會失業,原本工作就難找的年輕人更要面對四億人過來搶飯碗。他們企圖用恐懼策略讓陷入景氣低迷的各行各業,暫時忘記現在工作已經很難找、經濟成長率已經難突破、台灣競爭力已經遠遠被拋在我們曾經領先的國家之後,把心力擺在萬一馬英九當選情況會更慘。 

  社論指出,民進黨用因果錯置的方式,掩蓋了最重要的事實:民進黨已經執政八年了,在這八年中,民進黨有無限機會可以創造台灣的經濟高峰,然而,一次又一次,他們把自己封鎖在意識形態的死棋裡,也把台灣封鎖在其中。陳水扁當選之際,民意聲望曾一度躍居七成以上,因為台灣民眾曾期昐一個聲言要走“中間路線”的陳水扁,可以為台灣帶來更美好的願景。那幾年裡,曾有多少人願意追隨著民進黨拚經濟,包括馬英九的副手蕭萬長,他協助扁籌備、主持二次大型的全台經濟會議,受聘為經濟顧問,而財經圈、工商界從大老到董事長,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提供建言,包括對台灣經濟前景看好的外商團體,所言不過兩個字:開放而已。 

  結果如何?不要說馬蕭財經政見中有關兩岸經貿交流很大部分都是出於這些年民間的訴求,就說“行政院”在最近一、二個月,陸續端出的兩岸經貿利多,從大赦台商到放寬百分之四十投資上限、開放台銀間接入股陸銀、甚至開放陸資來台,無一不是過去八年中,業界反反覆覆從建言至諍言的內容。過去八年,民進黨為何放著不做?此時既做,為何只有民進黨政府能做,而他人不可主張?凡主張者就要被扣不愛台灣,要把台灣和中國送做堆的大帽子? 

  社論指出,扣帽子,是民進黨一貫習用的選舉招術,看看馬謝在的二場電視辯論會上說得什麼吧?馬英九一再強調:“不對等就不談判。”這是民進黨過去八年不肯為的最主要理由:因為對岸不肯給我們一個對等談判的地位,其中關鍵就是所謂的“九二共識”;再看看謝長廷說什麼:“擱置爭議,不談主權。”這不正是國民黨過去八年一再的主張嗎?這不正是民進黨不肯承認有共識的“九二共識”的精神嗎?謝長廷公開在全台觀眾面前說,兩岸談判可以擱置爭議,不談主權,那與馬英九何異?更重要的,為何過去不可,現在又可?而現在可以不談主權、擱置爭議,那選舉之後呢? 

  不論一中市場或兩岸共同市場,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區域經濟概念,歐盟如此、東協如此、拉美的南方協定亦復如是,根柢裡就是最簡單的兩個字:開放,而開放的前提就是得經過一個漫長的談判過程;任何政府的施政作為,都是以“主權”為基礎,因為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所有的談判都要站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任何政府不能違背,但不開始就永遠沒有這個可能。謝長廷前腳批一中市場,轉過頭去又大談自己的開放,民眾到底要相信謝長廷會開放?還是不會開放呢? 

  社論指出,民進黨緊咬國民黨的“一中市場”,就像過去八年緊咬九二共識的名詞之辯一樣,玩的都是文字把戲。可悲的是,政治人物在選舉戰場上玩文字遊戲,以筆墨戰場拚搏他們的輸贏,台灣人民卻在他們的遊戲中,輸掉了我們應該有的更繁榮、更開放的生活!民進黨這頂大大的紅帽子,一拋再拋,扣住的是台灣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連經濟議題都被打入政治黑牢不得脫身,這對台灣、對台灣人民公平嗎?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