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孔夫子“打得過”聖誕老人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3 09:24:08  


孩子不知孔子竟稱聖誕老人。
  面對掛在黑板上的孔子像,台下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叫成“聖誕老人”;台上的老師和台下旁聽的其他人頓時愣住。為擺脫尷尬,老師打起圓場:“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但這次,你們認錯人了。”這是不久前媒體報道的發生在重慶市某幼兒園裡的一幕。

  在我以為,孩子們不識孔子像,實在是不足為怪。幼兒而已。倘是識得,那豈非不教而能?

  西風東漸,聖誕節來到中國,“聖誕老人”隨之而入,受到一些小孩子的喜愛;或許孩子們記住了“大胡子”(聖誕老人),更因為聖誕夜裡,神秘的“大胡子”總是背著一大袋好吃的好玩的禮物吧。這也正應了《紅樓夢》裡一句聯語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文化之本質,即在人化;若謂文化之活,也就活在人身上,活在生活裡。

  而早在五四運動之際,“孔家店”即被打倒,客觀言之,不無過激之處;至於“文革”,“批林批孔”,孔子又被踏上一只腳──文化斷層之存在,已是客觀之事實了。所以,莫說孩子們把孔夫子錯叫成“聖誕老人”;即便是有成人不識孔子像,恐怕亦是不足為怪的。

  而今,重拾孔子,弘揚傳統文化,並不在一驚一乍;而在於有所批判,有所繼承,點點滴滴,踏實做起。

  倘今時今日,孔子所代表的傳統文化,依然是有生命力的──那麼,是金子總要閃光──斷不至久被埋沒的!

  孔夫子“打得過”聖誕老人嗎?我們不必過慮。(來源:中國青年報;文:個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