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讓務實與雙贏重回兩岸思維的主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4 09:22:58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嘗試預想一下,未來史家在書寫兩岸關係史之際,會怎樣評價這回博鰲論壇的“胡蕭會”?認為它是兩岸自二○○○年陷入低迷僵持後的一場“融冰會晤”,亦或是兩岸自一九四九年以來最高層級的“歷史性會晤”?不論評論視角的落點在哪裡,有一點應該是不會有分歧的:即這場會晤將是一個歷史轉捩點,接下來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確定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篇章了。 

  是時機巧合也好,是歷史機緣也罷,原本根本不會是排在近程階段的“兩岸高層會晤”,竟然就在國民黨重回執政的前夕,先行戲劇性地促成了。博鰲論壇原本是一個以經貿對話為主軸的跨國聯誼性平台,受邀者多為各國政經領袖,它在運作上享有的游走於官方與民間、雙邊與多邊、政治與經濟的 多樣彈性,相當有利於此刻的兩岸進行非正式對話,而蕭萬長又是每屆都受邀出席的貴賓之一,這屆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月後他將宣誓就職為“中華民國”的“副總統”但 此刻他依舊還維持著平民的身分,這種時間與身分的些微落差,讓兩岸現存的所有惱人爭議,都被巧妙地迴避掉了。雙方暫時都不必再在身分與定位上去“機關算盡”,只須在“互動規格”上去累積善意即可。不談別的,僅就營造氛圍而言,誰說這場會面,不是繼辜汪會談後,另一次兩岸重要的歷史進程呢? 

  社論指出,回顧過往的兩岸關係,有大半歲月都是放著實質問題不解決,一路虛耗在“定位”的爭執上,例如到底是“一中”還是“各表”?是“兩岸”還是“兩國”?是“對話”還是“談判”?是“對等”還是“平等”?是“共識”還是“精神”?是“前提”還是“議題”?光是這些語言表述的形式,就不知已耗掉多少人的心力智慧,結果爭議了多年,依舊是兩道平行線,誰也沒說服誰,誰也沒占到誰的便宜,一直到今天這些累積出來的“定位”糾葛,其實一樁都沒有獲得解決。在這場博鰲論壇中,與其說它們都被擱置,還不如說讓一切都暫且“存而不論”吧! 

  畢竟不這麼做,還能有什麼更好的途徑呢?兩岸現狀是歷史所造成的,兩岸內部也都各自存有不同的結構制約,如果一切都要先等“爭議”達成共識後才能繼續走下一步,那麼恐怕也只有維持“僵持”一個選擇。但時代的巨輪畢竟是朝前運轉的,如果兩岸間的許多“非爭議領域”可以透過實質互惠達成雙贏,何苦還要死守在無解的定位爭議裡虛耗?從這一點看馬英九透過蕭萬長向大陸所傳達“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十六字箴言,不正是道盡了一切? 

  社論指出,檢視這場胡蕭會所使用的語言,也充分呈現了與以往兩岸互動完全不同的風貌。雙方都不再執著於尚有爭議的“名詞”上咬文嚼字或各顯機鋒,也不再在無謂的“形容詞”上高來高去,而是多了積極正面的“動詞”,蕭萬長當著胡錦濤的面提出兩岸直航、陸客來台觀光、經貿正常化、恢復協商談判“四個希望”,而胡錦濤也以“四個繼續”明確加以回應,不僅鎖定的都是實質問題,而且也達到聚焦的效果,只要這些“希望”能夠“繼續”下去,後續更實質層級的商談,馬上就可以啟動了。 

  如果說,蕭萬長所揭示的“追求雙贏”,與胡錦濤所回應的“共創雙贏”,可以做為這次蕭胡高峰會的一個註腳,那麼或許我們可以在此樂觀的預期:一個兩岸邁入“務實”的年代,即將在今年下半年陸續開展,圍繞於功能性、技術性議題的協商,將成為主導今後幾年兩岸互動的主要議程。而同樣較為棘手的WHA年會、APEC年會等議程屆時有無更富創意的突破,對兩岸下一階段的良性互動,也將會是一項考驗。 

  無論如何,辜汪兩老把酒言歡的年代已遠,過去八年的言辭對立、僵持停滯歲月,亦將在一個月後譜上休止符。如今大陸將由嫻熟兩岸事務的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接任海協會會長,台灣在五二○之後亦可望有一個全新的海基會人事布局,當兩岸兩會開始重啟對話,也等於就預告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兩岸關係”,即將登場。


    相關專題: 博鰲論壇 胡蕭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