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結果出乎意料 意新政府面臨大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0 09:26:27  


  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十四日贏得議會選舉。《澳門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意大利新政府面臨大挑戰”的社論表示,中右聯盟獲勝,標誌著貝盧斯科尼從中左聯盟手中奪回兩年前失去的權力。由於中右聯盟在參衆兩院均有明顯優勢,貝氏組閣之路不會有太多障礙,有望在五月九日前後宣誓就職,第三次出任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名聲不是很好,過去在競選運動中多次口不擇言而備受批評,他即使再當上總理,許多選民也不敢寄以厚望。

  社論說,多家媒體用“出乎意料”來形容選舉結果,因為選前民調和投票站出口民調結果都顯示,中右聯盟只以微弱優勢領先中左聯盟。貝氏能捲土重來相信有兩大因素:一是,中右聯盟在這次選舉中比較團結,其中代表北方工商界利益的“北方聯盟”更是起到關鍵作用。“北方聯盟”獲得約百分之八選票。一九九四年,該聯盟的抵制曾致貝盧斯科尼內閣倒台。二是,與中右聯盟的團結形成對比,中左聯盟卻在選舉中自行其是。貝氏對手、羅馬前市長韋爾特羅尼選前拒絕與激進左翼政黨和社會主義者聯手。韋爾特羅尼所在的民主黨在選舉中表現不錯,但中左聯盟其他黨派選舉情況不佳,削弱了中左聯盟整體實力。

  這次選舉後,意衆議院的政黨數量可能從此前的二十六個銳減到六個,小政黨和激進左翼政黨成為最大受害者。這場選舉有可能宣告意大利多黨林立的政治局面的消失,逐漸向美英式的中間政黨對峙機制演變。其中,卡西尼所領導的團結基督教民主黨也成為此次大選的贏家。過去幾年,卡西尼的政黨一直是貝盧斯科尼陣營中保守勢力的代表。當他決定將基督教民主黨從聯盟中分離出來時,外界普遍認為他將在大選中遭到失利,而最後的結果卻與之相反:基督教民主黨甚至比極端左翼政黨獲得了更多的選票,由此可見,保守勢力已不再是貝盧斯科尼聯盟的一個附屬品了。

  社論指出,貝盧斯科尼捲土重來,但他必須面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美國《紐約時報》記者費希爾則指出,意大利民衆對普羅迪政府處理經濟問題頗感失望,使他們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希望身為億萬富翁的貝氏能為刺激經濟提供新的“靈感”。貝盧斯科尼亦在獲勝後說:“我非常感動,我感覺到一種巨大的責任。”與此同時,他承認未來幾年將是艱難時期,他將首先解決意大利國有航空公司的連年虧損問題和困擾那不勒斯已久的“垃圾危機”。自去年十二月廿一日以來,那不勒斯的垃圾一直無人清運,引發市民示威遊行。貝盧斯科尼信誓旦旦地承諾,他要在減少稅收的同時減少公共債務,並且嚴懲犯罪。不過,批評者指出,他在前兩任內並未兌現自己的諾言。

  社論又說,許多意大利人對政治前景也不抱甚麼幻想,對任何政府能夠迅速治癒這個歐盟第四大經濟體的沉痾都表示懷疑。意大利都靈大學政治教授恩里科表示:“我認為貝盧斯科尼政府難以推進意大利需要的改革。”近年來,意大利經濟增長緩慢,二○○七年增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五,今年的經濟狀況似乎更加不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預計,意大利經濟今年增長率將只有百分之零點三。與此同時,意大利政府債台高築,二萬二千億美元的債務比它的年國內生產總值還要高,是歐洲第一負債大國,每人年均要負擔一千九百美元的債務利息。

  根據官方的統計結果,兩天選舉的投票率為百分之八十點五,低於上屆三個百分點,從中不難看出意大利民衆對國家現狀的失望和不滿。無論是百姓還是國家都無法再承受任何失敗。社論認為,實現政治穩定、重振經濟活力成為貝盧斯科尼新政府最大的挑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