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美實際已宣戰 中國唯有大力發展軍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9 11:18:44  


中國的唯一出路是大力發展軍事,舍此沒有它路可走;中國只有具備與任何敵人相抗衡的强大軍力,才能最後掌握自己的命運。圖爲中國海軍022級隱身導彈艇編隊對空火力打擊。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由于美國視中國爲戰略競爭對手,其對中國的戰略包圍與戰略牽制已經是不言自明的現實。針對這一現實,空軍某部政治委員餘愛水在其所著《軍事與經濟互動論》一書中提出了“隱形戰爭”理論,幷指出,美國全力阻撓中國軍力的發展,實際上是美國實施“隱形戰爭”的具體體現,是美國對中國的另一種形式的宣戰,中國在軍事上不能有任何幻想和退讓,只要軍事上稍有放松、錯失機遇,就將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中國的唯一出路是大力發展軍事,舍此沒有它路可走。環球網將開始獨家連載《軍事與經濟互動論》中的精彩章節,讀者可以從書中體會當代中國軍人看待國家安全戰略的獨特視角。

  作者簡介:餘愛水,1955年6月生,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戰略學者。現在空軍某部工作。所著《軍事與經濟互動論》獲首届全軍政治理論研究成果一等獎。

  以下文章節選自《軍事與經濟互動論》戰爭游戲多變幻——隱形戰爭悄悄降臨

  隱形戰爭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和鬥爭實踐中逐步産生的,是軍事鬥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鬥爭相結合的産物。隱形戰爭分爲三種運用形式。第一種:軍事鬥爭與軍事交往。第二種:戰略包圍與戰略牽制。第三種:經濟制裁與幹涉內政。

  其中,戰略包圍與戰略牽制,是指强勢國家爲了鞏固其永久稱霸世界的霸主地位,對所謂的他們的戰略競爭對手,采取種種措施進行遏制,壓縮其戰略空間的行爲。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美國視俄羅斯和中國爲其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因而不斷加緊對俄、中實施戰略遏制。其中最爲深謀遠慮的戰略性動作是實施東西對進的戰略,壓縮俄中戰略空間。

  北約東擴和美日西進,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亞歐大陸。這對中國安全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北約東擴可將美國的勢力範圍擴展到前蘇東地區,包括中亞諸國。這樣,既可爲其實現控制整個歐洲的目標奠定基礎,又能够直逼中國西部,擠壓中國。

  美國調整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加强同日、韓的軍事同盟,幷試圖將這種軍事同盟關系發展成美、日、澳、韓四國聯盟;擴大同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插手南海爭端;推動同印度的軍事關系;美日加强安保合作,把台灣海峽和中國沿海地區都納入其軍事行動範圍,不斷加强對台灣海峽形勢的監控,對中國沿海地區進行頻繁的偵察。

  從北約東擴到强化美日軍事同盟,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企圖遏制俄羅斯和中國,控制歐亞兩大戰略地區,維護其一超獨霸地位的戰略企圖。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對中國實施遏制戰略,一方面利用台灣問題牽制中國,一方面在經濟、軍事上阻止中國發展。2004年以來,進一步加緊了這一步伐,竭力阻撓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最近,美國五角大樓又拋出《中國軍力評估報告》,惡意誇大中國軍費開支和軍事力量,企圖阻止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限制中國軍力正常發展,甚至禁止向中國出口所謂“可能轉爲軍用”的民用品,對“軍民兩用”産品將推行逐案審查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