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胡錦濤訪日推進全面互惠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7 14:23:32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於當地時間六日下午抵達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五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十年再次造訪日本。

  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中日是亞洲兩個大國,中日關係未來走向關乎亞洲乃至世界穩定和發展,胡錦濤此行備受外界矚目。他行前接受日本媒體集體採訪時,將此次訪問定義為“暖春之旅”。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三十周年。三十年來,中日關係總體朝着正確方向發展,其間因北京“六 四”事件、日本歷史教科書事件等出現過一些波折。尤其是小泉首相上任以來,由於他堅持參拜靖國神社,漠視中國民衆感情,令中日關係一度進入嚴冬。中日首腦自二○○一年十月起整整五年沒有互訪,這在當今國際關係中,尤其是在兩個近鄰大國之間頗為異常。

  直到二○○六年十月,安倍首相訪華才打破堅冰;隨後溫家寶總理訪日的“融冰之旅”,福田首相訪華的“迎春之旅”,令中日關係發展重拾正軌。近來,中日間少了激烈的對抗,東海油氣田問題磋商取得積極進展,兩國軍艦也開始互訪。今次胡錦濤歷史性的“暖春之旅”,預料將使中日關係進一步升溫,兩國元首將在新的歷史高度規劃兩國未來合作藍圖,充實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的內涵。

  社論說,為避免因一些短期因素影響中日長遠關係發展,增進兩國互信,夯實兩國關係基礎,是胡錦濤此行的一大目標。據日本媒體披露,中日雙方正就兩國首腦互訪架構進行最後協商,若達成協議,將可望列入兩國元首峰會結束後發表的政治文件。新機制規定中日兩國首腦除共同出席國際會議外,至少一方首腦一年訪問對方一次。

  胡錦濤訪日也是一次促進經濟合作的務實之旅。二○○七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日本是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地,同時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也給日本帶來重要機遇,成為拉動日本經濟走出低谷、轉向穩定增長的重要外部促進因素。兩國互利合作不僅規模巨大且潛力無限。胡錦濤訪日期間,中日兩國將探討加強金融、能源、環保、貿易和技術、食品安全合作以及共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兩國更高層次的互利合作。

  社論指出,胡錦濤此行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增進中日國民感情。當前,中日間仍存在不少的誤解和不了解。《每日新聞》五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五成一的日本人認為應該對中國更嚴厲,二成六的人認為應更友好,一成七的人認為保持現狀。這顯示,不少日本人對中國態度仍不夠友善,這是誤解和不了解所致。若情況不改善,勢必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基礎。兩國政府當務之急是擴大兩國的民間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

  胡錦濤六日會晤了日本友好人士,褒揚他們在積極努力促進兩國交往。其後,他將訪問在中日古代關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日本古都奈良,這是一次文化、友誼之旅,將喚起兩國人民對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歷史的回首,有助於推動中日兩國民間友好感情。據悉,中日元首將簽署第四個中日重要文件,明確加強兩國人員與文化交流。

  社論認為,東海爭議是影響中日關係全局的局部問題。在一些政治因素的干擾下,這個局部問題不時被放大,甚至被認為是軍事衝突的導火索。最近一年多來,中日高層在打破兩國關係僵局的基礎上,保持了頻繁接觸,並就解決東海問題取得了多項共識。由於目前雙方對於東海油田共同開發問題仍有歧見,外界認為,胡錦濤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可能無法在七日召開的峰會上就此達成協議。

  儘管東海問題仍待進一步磋商,但中日領導人經過近來的多次互訪已形成共識:應當從戰略高度把握中日關係,擱置東海爭議,推動兩國戰略互惠合作關係。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東海定將成為中日和平、合作、友誼之海,中日兩國定能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