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救援隊受訪:將遺體交予遇難者親人稍感慰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31 12:05:00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結束了在四川大地震受災地區的活動,21日歸國的日本國際緊急救援隊救援小組,在中國受到盛讚。雖然救援隊沒有能够救出生存者,但是他們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列隊向犧牲者默哀的一張照片,使中國人的心受到了劇烈的震撼。

  5月23日下午,日本《中文導報》記者在日本川崎市消防居,采訪了剛剛從四川震災第一綫歸國的三位救援小組成員。

  他們是消防司令補柴田寬之(36歲),從事消防救護工作16年,消防司令補加藤哲(32歲),從事消防救護工作13年,消防士長原光生(31歲),從事消防救護工作13年。他們於5月15日從東京成田機場出發,參加了四川青川縣和北川縣的救助活動,21日歸國。

  在記者問及他們對中國防災措施和救災行動的看法時柴田先生說:這樣大的災害,在救援中需要很多人,中國政府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我覺得他們的救災意識是很强的。加藤先生說:我不太了解中國的防災狀况,在我們參加救援的北川縣,有很多人民解放軍和消防隊員,給我的印象是他們行動的規模很大。原先生說:在北川縣有很多解放軍,沒有人手不足的感覺。

  記者問:這次救援活動給你們留下的最深記憶是什麽?原先生說:我們和當地的人們接觸,大家向我們表示感謝,幷向我們敬禮,使我覺得這次去得很有價值。

  加藤先生回答說:我有許多好的回憶,也有不好的回憶,比如說我們和北京消防隊一起合作進行救援活動,給我留下難忘的記憶;不好的記憶就是許多人遇難了,這使我很悲傷。

  柴田先生說:我也有許多好的回憶,也有不好的回憶,好的回憶就是我在救援活動結束後回到城裡,大家都拍手歡迎我們,給我留下了很好的記憶;但是看到那些孩子,有的只有十五、六歲,就遇到這麽悲慘的事情,使我很悲傷。
 
  當記者問:你們對中國人的印象怎麽樣?他們對你們怎麽樣?加藤先生回答說:對我們很好,就像柴田說的那樣,到處都拍手歡迎我們。特別是運送救災用鋪設材料時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些材料很重,有6.7噸重,是中國運送公司的義工幫我們運輸,他們對我們很好,我們合作得很愉快。柴田先生說:我們在移動時爲我們開車的中國司機,爲了保證我們的安全,24小時不休息,堅持工作,非常努力。

  在談到他們赴中國的意義時加藤先生說:我們這次一共去了60名救援人員,在報名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後,我們希望去中國從事救援活動的這種心情得到中國各位的理解,這使我們感到欣慰。柴田先生說:雖然我們沒有救出人來,但是我們參加了排除倒塌物障礙等救援工作,這也很有意義。原先生說:雖然我們沒有救出人來,但是能將受災者的遺體交給他們的親人,也使我們感到了一點慰藉。

  當記者問及他們在這次救援活動中是否遇到了什麽困難時原先生說:首先是信息不足,比如說在學校的廢墟中救人時,究竟有多少人埋在裡面,位置如何,都不知道,爲救援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柴田先生說:因爲道路只有一條,有時在移動時要在巴士上過24個小時,會很疲勞。

  總之,他們都認爲這次救災體驗對他們來說很重要,而他們工作和心情得到了中國災區民衆的感謝和理解,也使他們感到欣慰。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