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關係新的時代大幕,才剛剛開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1 13:28:23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血脈相連,任何人都不能抹煞。”

  從江丙坤的“破冰之旅”、連戰的“和平之旅”,再到如今吳伯雄的“雨過天晴之旅”,中國國民黨高層近年來多次訪問大陸,而南京是他們每次來訪的必到之地。

  吳伯雄說:“我們國民黨人對於南京有著特別的感情。”因為這里是中國國民黨“永遠的總理”、兩岸人民共同尊崇的孫中山先生長眠之所。

  1925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於中山陵。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中國的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中華振興,今天仍然激勵著華夏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位於紫金山南麓的巍巍中山陵,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景仰的地方。

  “每次到大陸來,我們都一定會先到南京中山陵,向總理在天之靈稟報我們的歡欣、我們的痛苦。”吳伯雄說。

  27日上午,薄霧籠罩的中山陵莊嚴肅穆。“天下為公”陵門的中間正門破例為吳伯雄一行打開。吳伯雄沿通往祭堂的392級台階,拾階而上。

  不少熱情的南京市民在墓道兩旁以掌聲和呼喊不斷為吳伯雄加油、鼓勁,吳伯雄也不斷向民眾揮手致意。

  66歲的南京市民武子淩晨6點就趕到中山陵,他告訴記者,過去8年兩岸關係“烏雲密布”,“讓我們老百姓也時常感覺難受,現在總算雨過天晴了。所以我今天特意趕來歡迎吳伯雄主席,為他們加油,也為兩岸加油”。

  也許是受到四週人們熱情的激勵,吳伯雄一行僅用約20分鐘就登上了祭堂,過程比人們事先想像的輕鬆得多。祭祀完畢,吳伯雄在祭堂前揮毫寫下八個大字:“天下為公,人民最大”。

   來到中山陵下的博愛廣場,對著大批中外記者以及在遠處守候的人們,吳伯雄動情地發表感言說,自己2000年時曾以國民黨副主席的身份來到這里,當時國民黨在台灣剛失掉“執政權”,“面對總理,我們真是覺得慚愧”。如今國民黨重新在島內“執政”,此次謁陵就是為了稟告總理在天之靈,國民黨會好自為之,為人民謀福祉,為兩岸和平奉獻力量。他朗聲強調:“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血脈相連,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

  明年是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80週年,吳伯雄宣佈,中國國民黨屆時將組織更大的代表團來這里參加紀念活動。“相信到那個時候,從台北來這里會更方便。”回應他的,是四週人們響亮的掌聲,以及“兩岸加油”、“中華民族大團結萬歲”的陣陣歡呼。

  來自台灣的祝福:“希望北京奧運會順利成功!”

  從政40年的吳伯雄儘管年近古稀,卻依然保持著對體育運動的濃厚興趣。此次訪問期間,這位體育迷所到之處都帶來了台灣2300萬同胞對即將舉辦的北京奧運會的祝福和支援。

  28日上午10時,吳伯雄一行來到北京奧運主體育場“鳥巢”參觀,這里擁有10萬個座位的觀眾席已裝修完備,陽光如瀑布般從頭頂直瀉下來,氣勢恢弘……

  吳伯雄讚嘆說,他參觀過多個奧運會主體育場地,“而這里是最大、最雄偉的”。

  說到此處,他動了感情:“100多年前被認為是東亞病夫的中華民族,現在能成功辦奧運,意義十分重大。我們帶來了台灣同胞的祝福,衷心希望北京奧運會順利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吳伯雄登陸 胡吳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