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新聞媒體進入共構期與兩岸共同媒體的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8 00:17:20  


 
  二,人員通:兩岸新聞從業人員共同合作,共同服務於同一個媒體的現象會越來越突出。這是新形勢發展的需求。兩岸新聞採編人員、尤其是技術服務人員,互為合作,共同創業,將成爲常態。這在網絡媒體、電子媒體方面會表現得不同一般。

  三,信息通:兩岸的新聞信息流通越來越順利,政策障礙會越來越少,兩岸新聞的共同價值日益增加。在網絡時代,兩岸新聞信息的同步溝通與傳播,技術上已經不會成爲問題。隨著兩岸關係的迅速改善,政策障礙也會得到有效消除。

  這樣的“新三通”,其實意味著兩岸新聞媒體已經逐步進入共構期。在這一個充滿著可能的新時期,兩岸新聞媒體的交流與合作,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

  台灣的資深新聞工作者、中國時報媒體集團常務董事、台灣中國新聞協會副理事長黃肇松曾描繪過兩岸新聞媒體合作的新境界,他說: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既能確定文化領域是最有可能的標的,以此共識共同扎根,則成千上萬舖天蓋地的眾多新舊媒體中,必需找到一個共同的工具來運用、來推動,否則各有立場、各有考量、各有盤算,勢難脫一盤散沙的窠臼。所幸,網路媒體革命時代的來臨,為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推動文化及文化產業提供一個更現實可行的操作空間,這個新的合作空間的出現,基本上要將他放在一個全球化的視野中來考量,而這也是網路時代的特性──全球化,而這個合作的方向,必然是朝向兩岸四地共同合作建立一個屬於全球華人社群的華文文化網路平台,而要成功建立一個這樣的平台──即便是與政治關係較小的文化平台,兩岸四地的媒體人仍必須先達成操作的共識與原則,有了這樣共識與原則,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才有其可行性與前景。 

  黃肇松先生的大膽想象,予人極大的啓發,在兩岸新聞與傳播的合作期,需要兩岸新聞人大膽想象,積極推動,在此努力之下,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黃肇松的想象,是有所本的,他對中國評論進行考察之後,堅定了他的信心。

  作爲中國評論的負責人,在此,我願意推介“兩岸共同媒體”的新概念,我深信,這是兩岸新聞與傳播共構期的一種高層次合作概念。

  什麽是“兩岸共同媒體”?

  “兩岸共同媒體”的概念目前沒有專門的闡述。我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下了這樣的定義:“兩岸共同媒體”是兩岸傳媒人共同合作構建的新聞媒體,是兩岸新聞與傳播的共同信息平臺。

  當前,在新聞理論中還找不到這樣的新聞概念,但是,在實踐中已經可以清楚地發現這樣的一種概念的形成過程。我認爲,經過10年的努力,中國評論已經論證了構建“兩岸共同媒體”的可能性。以中國評論通訊社與中國評論新聞網作爲一個“麻雀”,我們可以一起來解剖“兩岸共同媒體”的概念的實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