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馬政府用人不高明?政黨非洪水猛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5 12:27:25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近日有媒體針對馬政府的人事發表評論,認為只是由過去的“綠化”變成今日的“藍化”,並推論馬政府用人並沒有比較高明。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這種論調,與所謂的“黨政分離”一唱一和,好像把政黨看成了洪水猛獸,其實都嚴重曲解了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的真義。 

  過去本報對於民進黨的人事安排也迭有批評,但批評的重點並不在於這些人具有民進黨籍或者是綠色背景。我們對人事的批評,其實並不限於任何政黨,過去適用於民進黨政府,現在也適用於國民黨政府。社評說,我們認為,政府的人事安排,至少應考慮以下三點原則: 

  首先是專業原則。這裡所謂的專業,包括了經驗與知識。政府許多部門的工作,要求相當的專業性,否則很難抓到問題的重點,更別提找到藥方了。陳水扁任用宗才怡為經濟部長時,本報即批評以其經驗與知識,根本不足以應付經濟部包羅萬象的業務。此外,民進黨任用國營事業董事長,也往往是酬庸性質,鮮少考慮專業,也曾為本報所批評。 

  其次是中立原則。政府部門有些機關,不宜由具強烈意識型態者來擔任主官,如教育部、以及像中選會、通訊傳播委員會、金管會、司法部門等具有獨立性質的機關。過去我們批評前教育部長杜正勝、中選會主委張政雄,不是因其黨籍,而是因其意識型態過於強烈,違反了中立原則。 

  第三是品德原則。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對民進黨許多人事案的批評,也是針對其品德,而非色彩。最近媒體報導王建煊可能擔任監察院長,他也算是藍營色彩鮮明的人,但沒有人會懷疑他的公正性,也沒有人會懷疑他的品德,可以說是一片叫好。 

  我們認為,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翻開所有政治學的教科書,都會有政黨一章,而提到政黨的功能之一,就是人才甄用(recruitment)。人才必經篩選、培育而成,然後才可以為國所用,這是至為平常之道理。政黨篩選、培育人才,其目的就是為執政之時,有可用之人,以實現其政綱、政策,因此由具政黨背景者擔任重要公職,本為政黨政治之常理。上至馬英九、蕭萬長,下次政務次長,除少數外,皆具有國民黨籍,又何怪之有呢? 

  其次,人才之所以加入國民黨或民進黨,也是因為認同其理念,希望透過政黨的培育之梯,以登上為“國”服務之高峰。更何況,沒有政黨所建立之人才、經驗傳承、組織等的支持,所謂的獨立人士,能當選民意代表者已屬鳯毛麟角,遑論領導人。美國建國兩百年,沒有獨立參選人當選總統之紀錄;英國自有政黨以還,也未見非政黨人士擔任首相者。 

  社評指出,所謂“執政黨”,是黨在執政,而非個人在執政。政黨與執政團隊其是一而二,二而一,猶如錢幣之兩面。執政團隊來自於政黨,執政團隊實行的是政黨的政綱,兩者在責任、政策、與人才,根本是不可分的。執政團隊施攻如果沒有績效,政黨就必須概括承受所有的責任,這正是民進黨執政八年來的慘痛教訓。 

  總而言之,在政黨政治原則下,政府用人當否,不必去看他的政黨屬性,而應該看他的專業、他的品德、以及他的形象。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