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劉斯路:馬英九的理念和身不由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6 14:06:12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資深評論員劉斯路的文章說,馬英九“五二○就職”演說,應該說是他的執政綱領。不過,海內外似乎還是感到“霧煞煞”的,對於他到底是走李登輝路線還是走連戰路線,有相當多的爭論。台灣藍營學者張麟徵,過去一直是批扁猛將,現在也直指馬英九走的是沒有李登輝的李登輝路線。事實上,不管馬英九的理念終歸是什麼,目前卻是形勢比人強,台灣不是李登輝時代的台灣,大陸也不是十多年前的大陸,馬英九要走李登輝路線也難。 

  文章指出,在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北京,以及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接受海協會邀請展開兩會復談之際,李登輝透露,馬英九在委任台聯前立委賴幸媛出掌陸委會主委前,曾諮詢他的意見。他向馬英九說,賴幸媛會扮演“煞車掣”的角色,一旦認為有需要,會放慢兩岸關係發展步伐。之前,海內外輿論其實已看到這點,不過,還是給馬英九留點面子,還要往好的方向作解釋。但是,李登輝並不給馬英九模糊的空間,還是要點破這點,顯然,李登輝是逼馬英九按他的路線走。 

發揮國共平台 符合兩岸利益 

  那麼,馬英九又如何呢?馬英九在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史密特,提及“九二共識”時又有一套說詞,他說他“期許兩岸能在‘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前提之下,以維護台灣自主性與尊嚴為基礎,盡力改善兩岸關係,創造對等溝通與和平協調的平台”。賴幸媛早前稱,“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馬英九的新說詞和李登輝的寵將賴幸媛的說法同出一轍。把“九二共識”解釋為“一中各表”,其實強調的是“各表”,是玩另類的“一邊一國”,實質方向就是新的李登輝路線。 

  文章提出,對此,北京是怎麼看呢?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見吳伯雄時說,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雙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礎。只要在這個核心問題上立場一致,其他事情都好商量。不過,胡總並不希望挑起爭論,他一方面說,要擱置爭議,另一方面說,要繼續發揮國共兩黨平台作用。說擱置爭議,是不希望與馬英九作無謂爭論,並且給予馬英九棄李登輝路線走連戰路線的空間。 

  吳伯雄說,國共兩黨今後需要繼續加強交流對話,讓兩黨的交流平台根基更為穩固、效益更為深遠。兩岸協商恢復後,雙方的制度化協商與國共兩黨的交流平台,應同時發揮作用,就像兩條腿走路,交替向前,可以行穩致遠。馬英九其實連國民黨干政也不悅,就更不太喜歡國共平台了。但站在吳伯雄的立場,這不但符合他的理念,而且也增加他和國民黨在台灣的影響力。 

  文章認為,事實上,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以“不統不獨不武”為理念,也就是綱。但胡錦濤和吳伯雄會談都沒有提這個口號。在北京方面,原因很簡單,北京還是要“統”,若接受“不統”,現在中央的所有對台工作都失去意義。但北京也沒有批這個口號,而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因為還要給馬英九面子。目前,北京也不提“統”,只提簽“兩岸和平協議”,而且是先經濟後政治,相信這是北京對馬英九一個務實的寄望。實質,也是促馬英九走連戰路線,而不是又回到“一邊一國”。 

  馬英九“五二○”演說後,香港有評論說,兩岸形勢又回復九十年代頭五年,也就是李登輝時代。其實,這個評論毫不入流。固然,國民黨重新執政,李登輝也促馬英九走李登輝路線,這與過去有一樣的地方。但這是很表面的事情。事實上,大陸已不是過去的大陸,台灣也不是過去的台灣。對比時代的不同,可能可以做一篇博士論文,但是,核心是兩點,第一,兩岸的綜合實力對比,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李登輝經常說等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和我談統一,現在廣東的GDP已超逾台灣;過去,台灣還有一點台海制空權,現在只有求大陸撤飛彈的份兒。第二,陳水扁的失敗說明,形形色色的“台獨”都行不通。因此,馬英九要走李登輝路線難多了,而他目前的最大政治訴求是爭取連任,要連任就要經濟好,說來說去,馬英九有求於北京的事太多。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