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提醒馬英九別再讓“老國民黨班師回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7 08:21:02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在三二二“總統”大選之後,新政府就開始安排第一波的人事布局,包括“閣揆”、“副閣揆”、“閣員”、“總統府正副祕書長”等。在五二○之後,“行政院”的重要職位都已經到位,外界的關注稍歇,於是各種其他官位的遊說、關說、運作、放話,反倒更為猖獗。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坦白說,拋開權力大小不談,單就“錢多離家近、位高責任輕”的角度來看,五二○之後的職位才更適合養老、更是官場失意政客競逐之標的。我們要檢視新政府有沒有酬庸政客的陋習,其實五二○之後才是最好的觀察點。

  在六月分即將定案的政務官人事,包括“監察”與“考試院”的正副院長、兩院加起來四十餘位委員、兩院祕書長、“考選部長”、“銓敘部長”、兩部“政務次長”、“金管會”十餘位委員等,一個個都是職等極高的肥缺、配車配司機配祕書。論待遇,“考監委員”每月將近廿萬,不必到“立法院”備詢,事情可多可少存乎一心。除了這些官場政務官之外,還有若干二線肥缺,諸如公營行庫或官股董事長與總經理、外貿協會董事長、“經濟部”生技中心董事長,以及一大堆官府能夠控制的事業首長。社論表示,我們要提醒馬政府:這些職位只要一、兩件染上酬庸的色彩,就足以讓馬英九的清廉形象蒙塵;即使其他多數職位大致符合人民期望,也不足以功過相抵。 

  最令人民反感的一種說法,就是“某某人曾經擔任過某個職位,資歷完整。”,這種把一個個政府官位當成旅遊護照、過一站蓋一個章,似乎蓋章數目多就叫做“資歷完整”的觀念,就是極為迂腐的陳舊思惟。人民關心的不在於某人做過那一個部長或次長,而在於他任期中有什麼建樹。人民也未必在意某人在部會“內”是否廣受同仁愛戴,而在於其對“外”施政有什麼具體成績。以王建煊與王志剛做比較:前者給人民的印象是清廉正直、堅持財稅施政原則的“財政部長”,八年來廣行公義、剛毅不阿,而後者則是在二○○○年大選後即積極爭取貿協董座未果;八年後再度捷足先登貿協的國民黨常年中常委。因此,同樣是“做過部長”,外界對於王建煊可能掌“監察院”,都是正面期待,也沒有人認為他是在求位子;但是對於王志剛掌貿協,卻有許多的無奈與感慨,認為這是典型的“老國民黨回來了”。 

  社論說,對於未來的政府職位,我們希望馬英九能夠摒棄資歷的迷思與酬庸的束縛,完全依能力、業績來決定人事。依據這樣的標準,目前檯面上浮現的人事名單,我們就必須要毫不客氣地予以批判。黃昆輝外傳將接“考試院長”;請問除了拉攏李登輝的政治考量之外,真是就“考試院”本身做考量嗎?國民黨行管會主管張哲琛外傳將掌“銓敘部”。請問張哲琛短暫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有什麼貢獻嗎?行管會主管國民黨黨產,在外界長期撻伐聲中,八年來黨產文風不動,不丟臉嗎?連人民全面厭惡的黨產都處理不好,憑什麼去做部長?國民黨副祕書長伍錦霖據傳將接“考試院副院長”。請問伍先生在“考試院祕書長”任內,究竟有過什麼建樹?難道官場護照上蓋過個“祕書長”的章,就能順理成章地往上爬嗎?老實說,國民黨黨產之惡,人民皆曰可誅;八年來處理不掉黨的負面包袱,該黨的黨產主管、正副祕書長、中常委、甚至正副主席,一個個都是待罪之身,羞愧都來不及,憑什麼有臉去要職位?憑什麼有資格去做政務官?又憑什麼白目到去喊“以黨領政”或“以黨輔政”? 

  台灣正處在一個百廢待舉、民心望治的關鍵時刻。之所以百廢,是因為民進黨八年施政殊少建樹;之所以望治,是因為陳水扁用人唯私、官箴敗壞。社論強調,我們要再提醒一次:馬蕭能夠當選,不是因為國民黨好,而是因為民進黨爛。這些酬庸的人事布局給人民極大的警惕:老國民黨似乎又回來了。如果下一波人事名單中果然如大家所料,馬英九與劉兆玄的民調就有向韓國看齊的機會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