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效率非效益 追加減預算不能急就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2 09:13:06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新政府上台不過半個月,“行政院”就已根據馬英九的施政方針,向“立法院”提出兩項修正預算案,變動規模近一千五百億元,約當中央政府總預算規模的一成,歲出則淨增加七百八十七億元,主要以出售中華電信股票支應。

  台灣聯合報今日刊載社論說,從效率上而言,新“內閣”用兩周就提出預算調整案,儼然展現了“馬上”行動的精神;不過,政府預算點點滴滴來自人民,“錢要花在刀口上”不僅是要求,更是責任,尤其值此百物齊漲的時刻,政府的預算運用效益一定要錙銖必較,而目前看到的修正預算內容,頗有可待斟酌之處。

  “行政院”提出的調整案有兩項,一是2008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減)預算案,一是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預算案修正案;主要目的是為減緩國際油價上漲及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衝擊,並落實馬英九的競選政見,因而訂定了“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及“當前物價穩定方案”,並據以編列一千一百六十億元預算執行,以提振島內經濟景氣,並協助加強地方建設。這些預算中,穩定物價方案花了約一百廿億元,主要是補貼油價上漲的弱勢族群及稅費減徵等,列入總預算追加預算案;地方建設則分列兩案,一是在總預算追加補助地方政府償還債務二百億元等,另於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預算中,追加五百八十三億元補助地方政府公共建設經費。

  依預算屬性而言,這次約有近四成是用於直接補貼,包括稅費減徵、債務償還及工程物價款調整等,都是延伸效益低的消費性支出;至於馬英九所提的愛台十二項建設,有部分原已列入“五年五千億”的擴大公共投資計劃中,且多已在進行或規劃中,例如北中南捷運、汙水下水道、頂尖大學及寬頻管道建置等,完全新增的預算有限;相對的,真正實質擴大的投資性支出,是用於補助地方政府公共建設項目的那筆近六百億元經費,卻是最具爭議性的案子。

  社論指出,首先是預算計劃內容的透明度不足,難以取信於社會,破壞了這項預算的正當性,自不免傷及執行力、運用效益。“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專業評估即直言,補助地方政府公共建設的特別預算編列過於簡略,欠缺具體計劃內容,且未依法彙總說明明細,限縮了“立院”預算審議權。所幸,面對批評,“行政院長”劉兆玄已表明,會補送預算細目審查;在此吾人特別建議“行政院”,要善用這個補強的機會,調整先前在倉促之中提出的預算內容,讓每筆錢都能用得問心無愧,並能在未來開花結果。

  地方建設預算飽受爭議的另一原則,是這項預算的分配基準主要是人口數,以致不只“立法院”預算中心質疑有違平衡區域發展的精神,結果是讓窮者更窮;甚至還因部分刪減南部民進黨執政縣市、增加中部國民黨執政縣市的預算,而染上了綁樁、分贓、後謝等政治色彩。“行政院”應是不會有此居心,但以人口為補助基準的分配法卻有爭議,因為這不是按人頭發錢的津貼,而是投資未來的公共建設,必須強調其外部效益性及延伸性,例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增加就業機會、改善生產環境、提升文化生活環境品質等;所以,反而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地區較有需求。

  再者,地方建設補助預算是掛在“五年五千億”的特別預算項下,而這個特別預算則是源自於將於今年底落日的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條例;新政府在此時運用只有半年壽命的法律提出預算修正案,新增的地方投資計畫考量到後續財源不定的客觀現實,其規模、發展性、期間勢必受限,故目前提出的建設項目繁雜而零碎,且充斥以資本支出為名、實為經常性支出的項目。因此,想要靠這些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抵禦通貨膨脹風暴,恐會失望。新政府是在動盪的經濟環境中上路,確是險阻重重;但此時務要行穩致遠,莫為求速效而失去方寸。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