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特赦“叛逃軍官”林毅夫?馬英九遇難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2 13:08:08  


林毅夫提起亡父,心情沉重。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對於闊別故土近30年的林毅夫而言,鄉愁是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他在這頭,台灣在那頭;難道,真的只有時間,才能解開他返鄉的死結?

  新華網引述國際先驅導報報道,陳鎮國在電話裡跟記者談到他一手發起的“呼籲特赦林毅夫”博客運動時,是他剛剛參加馬英九的“就職典禮”回到洛杉磯不久。

  作爲“全美國台灣大學校友會”的會長,陳鎮國發起成立的“中華兩岸和平基金會”從今年春天以來,陸續在台灣、香港、中國內地和美國的知名網站上,設立了60個“網友參加呼籲聯署博客”,聯合全球網友簽署呼籲現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特赦”林毅夫,作爲揭開兩岸和平的序幕。

一場流産的呼籲大會

  作爲林毅夫台大校友的陳鎮國,早年考入台大外文系,比林毅夫還早兩届。他在今年4月初發起的那份聯署倡議書中,顯得信心滿滿。

  按照陳鎮國原先的計劃,在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聚合民意之後,他們準備在馬英九“就職”的前一天,即2008年5月19日在台北凱悅飯店和香港君悅飯店,邀請全球聯署網友以“在綫視頻”方式,舉辦“呼籲大會”,隨後成立“敦促特赦後援會”,幷選派代表赴台北向馬英九遞交“呼籲書”。

  爲了盡可能多地聚合民意,陳鎮國之女陳菁惠還在發出那份聯署倡議書之後,特意寫了一篇《我所知道的林毅夫》一文,希望借此爭取那些不了解背景的民衆支持。她甚至還特意致函連戰、李敖、林青霞、吳能遠等島內名人,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

  然而,結果卻出乎陳鎮國的意料之外。

  “呼籲特赦林毅夫簽名聯署,最後由於簽名只有17人,只好暫時停止。原定5月19日的呼籲會,最終也沒有舉行。”在電話裡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訴說這些時,陳鎮國的遺憾溢於言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