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共鳴反日 日媒稱之“大惡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8 17:20:51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中國時報報道,有關台灣海釣船“聯合號”在釣魚台海域遭日本艦艇撞沈所引發的糾紛,日本多家媒體大幅報導。有社論指出,台日升高對立,對于已見改善的中日關系可能帶來不良影響。日本樂見台海兩岸關系的改善,但兩岸中華民族主義共鳴,升高反日情緒,對日本而言是一大惡夢。

  “東京新聞”社論指出,“聯合號”與日艦相撞的事件發生後,台灣抗議船及海巡艦入侵“日本領海”等强硬態勢有强化的情况出現。

  主張擁有釣魚台主權的台灣方面抗議“聯合號”船長遭移送檢方,因此將駐日代表許世楷召回。此外,因主張對日要强硬的氣氛升高,“行政院長”劉兆玄在國會中答詢時表示,做爲最後的手段,“不惜一戰”。

  社論說,台灣曾受過日本殖民統治,被視爲親日,雖與日本無邦交,但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因此出現“反日”的輿論,令日本感到震撼。

  釣魚台問題紛爭再起,非常擔心會刺激到也堅持擁有釣魚台主權的中國大陸。目前中國的網路留言版已陸續出現“台灣加油”、“解放軍到哪去了?”等字句。

  “東京新聞”社論說,上個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好不容易中日兩國才擺脫被“曆史問題”、“台灣問題”左右的不穩定時期,同意建立戰略互惠關系,本周也將發表擱置東海界綫的爭議,同意共同開發油田一事。另外,下周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也預定首度駛抵中國港口進行交流。如果中國因釣魚台問題升高批日氣氛,恐怕會危急這些計畫。

  社論指出,上周,台灣兩岸的對口機關海基會及海協會最高負責人在北京舉行睽違十年的會談,在周末直航包機、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訪台等達成協議。日本樂見兩岸的緊張關系趨于緩和,但中華民族主義的共鳴,導致反日姿態高張的話,那對日本而言,將是一大惡夢。

  社論表示,日本期盼兩岸關系改善能有利于東亞地區的穩定。希望馬英九能再度想起他在就職演說時所說的話“會强化與美國的關系,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合作”。

  另外,“每日新聞”社論以“台灣方面應采取負責的行動”爲題報導說,昨天上午的台灣海巡艦的行動很可能“讓平地起風波”,希望台灣當局要自重。

  該文說,這次變成這樣的事態,日方也有過失,日本巡防艦在操作上有過失,第十一管區海上保安本部長也已謝罪(道歉),幷表示有意賠償船長。這與領土問題是兩碼事,但台灣的“立委”、媒體窮追不舍,扇動民族主義,批評前政府的對日政策,將之政治化。劉兆玄暗示“不惜一戰”,還有人主張派軍艦到釣魚台群島,使得台灣充滿反日、好戰的氣氛。

  文章指出,本月十一日,兩岸重啓對話,恰巧就在海釣船發生事故的隔天,時間點上很不凑巧。

  文章說,對采取親近中國政策的國民黨而言,最在意的是台灣選民的反應。或許國民黨有政治盤算,因爲碰巧此時發生釣魚台紛爭,如果兩岸有日本這個共通的敵人,就能産生連帶感,對中國的恐懼感也會消失。

  不過,中日兩國元首已達成協議要將東海變成和平之海,中國應不會真的希望台灣派軍艦出海。

  該文最後說,日本政府對于“聯合號”沉沒的理賠問題應盡誠意處理,但也希望台灣對于區域的和平能采取冷靜、負責的行動。

  另外,“産經新聞”的社論報導,海釣船遭撞沈事件,使得台灣的外省人反日、抗日氣氛高張。這可能是與擁有抗日曆史的國民黨才奪回睽違八年的政權有關,而且國民黨議員在“立法院”占有四分之三的勢力。

  社論說,大半的台灣人親日感情不是那麽容易變的,應以這次事件爲契機,加强台日友好關系,盡早解决釣魚台周邊海域的漁權問題等。 


    相關專題: 漁船遭日艦撞沉 台灣奮起保衛釣魚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