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歷史大逆轉:對日台灣強硬北京和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0 18:35:19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世界日報今天的社論說,中日台三角關係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對東亞地區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兩個事態的進展完全出乎外界的意料,一個是台日圍繞著釣魚台問題的風波,一個是北京東京圍繞著東海油氣田的共同開發。在釣魚台問題上,雖然政府對台灣的漁業權還有爭取,但台灣對日本在釣魚台主權問題上基本採取完全讓步的態度,李登輝下台後,更胡扯釣魚台是日本的領土,導致外界認為台灣對釣魚台主權問題已經採取放棄的立場。誰知,這次日艦撞沉台灣漁船,扣留台灣船長風波,除一開始台灣“外交部”按照慣性“弱勢”反應之後,竟然一路飆升,演變成相當強硬的保 釣行動。

  社論說,與台灣對日本“馬上硬起來”的姿態截然相反,北京在與小泉抗爭之後,在安倍與福田時代,展開了全方位的大和解行動。不但中日領袖互訪形成機制,破冰暖春接踵而來。本來可能引發中日兩國一戰的東海油氣田風波,在胡錦濤訪日之後,有了重大的進展,經過11輪談判,以及八次戰略對話的協商,中方再度讓步,擱置專屬經濟區劃界爭議,讓日方參與具有77億噸儲量的油氣田的投資開發與利益分享,讓世界大吃一驚,因為中日都是缺乏能源的世界經濟大國,為了開拓或者保護能源利益可以不顧一切,如今卻攜手共同開發有爭議的東海資源,這顯然是重大的戰略信號。為什麼本來柔軟的台灣對日突然強硬,而本來持強硬態度的大陸對日突然採取和解姿態?從大局來看,日本沒變,但台北東京的政治及戰略企圖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馬英九與胡錦濤的個人立場,又推動了這種變化更快、更戲劇性地表現出來。

  對馬英九來說,在釣魚台問題上強硬,可謂一箭多雕。首先,凸顯對“中華民國”“主權”維護的強大意志,李登輝、陳水扁治台,雖然強調台灣主體性,但在釣魚台問題上對日軟弱,反而顯出了某種矛盾,馬逆水行舟,反而收到敢為漁民利益而戰的“立威”效果。其次,馬英九保 釣出身,如果在釣魚台問題上示軟,顯然與人“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的印象,“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馬英九最大的政治資本,堅持保 釣,當然就是堅持甚至放大馬英九政治資本的最佳途徑;再次,馬英九上台後,在人事任命,尤其是“陸委會”人事上,被外界質疑受李登輝影響甚深,李登輝也不諱言要幫馬英九搞定日本,如今,在釣魚台問題上強硬,當然有助於擺脫馬英九受李登輝挾制的“陰影籠罩”。第四,馬英九對日發威,不但有助於遏制台灣島內的哈日風,也是對“台獨”的“釜底抽薪”,更可以贏得中國大陸民意的廣泛支持,因為大陸民眾普遍認為政府對日太過軟弱。第五,非常重要的是,在中日解決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的問題之後,釣魚台海底資源的共同開發也是可以想像的事情,台灣保 釣,宣示“主權”,自然對未來介入這個有爭議地區的資源分享,佔據了有利的位置。

  馬英九強硬保 釣,對北京確實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一個是民意的壓力,台灣能對保 釣軍事護航,為何大陸不行?一個是對中日和解戰略的壓力,北京對台灣是支持也不好,反對也困難。但是,從大局來看,北京不必擔憂。台日在釣魚台問題上鬧翻,距離拉遠,自然減輕了日本奧援“台獨”的壓力,也使兩岸中華民族的共同認知強化,這絕對是好事。但是,北京還是要推進中日和解,一方面有助於中國大陸擺脫西方陣營的“包圍圈”,在經貿上擺脫對美國的高度依賴,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北京整合東亞,進而領軍整個亞太地區的發展,而在眼前,則是維持和平發展的大環境,爭取時間,佔取重要的戰略優勢地位。

  社論指出,事實上,隨著台灣的強硬,日本開始軟化。這就給兩岸很大的一個啟示,在兩岸“外交休兵”的時候,兩岸應該充分利用“一中各表”的差距,形成彼此默契,分進合擊,這不是互拆牆腳,而是各自爭取利益,台灣強硬有台灣的道理,北京和解有北京的算盤,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整個中華民族,在釣魚台問題上也應該是如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