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軍隊新型聯合指揮人才方陣已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6 18:01:23  


二炮導彈發射指揮車內士官正在進行作戰演練。(資料圖)
  盛夏時節,解放軍兩場多軍兵種聯合軍事行動引人矚目—— 

  川西地區,抗震救灾聯合指揮部,來自三軍部隊的精幹指揮人員按照統帥部的部署,從容指揮調度13萬大軍,展開大規模一體化聯合救援。 

  南海某地,一場三軍聯合網上推演拉開帷幕。一批跨軍種代職的聯合作戰指揮員在網絡空間運籌帷幄,决勝千里。 

  從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搶險現場,到烽火硝烟的演兵場,英才輩出,群星閃耀,標志著我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工作邁出堅實步伐。 

  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决策 

  10年前,以柏耀平爲代表的中國“飛行員艦長”亮相,實現從藍天到海洋的跨越,拉開了我軍新型指揮人才成長大幕的一角。 

  如今,這個舞台上演的不再是“獨幕劇”。去年,三軍聯合大演兵:指揮鐵甲雄師的陸軍指揮員,曾是海軍潜艇支隊參謀長;指揮艦艇編隊截擊空中目標的海軍指揮員,曾是空軍特級飛行員;指揮戰鷹跨空域作戰的空軍指揮員,曾是陸軍某機械化師副師長…… 

  從風起于青萍之末,到浪高潮涌之勢。10年間,我軍新型指揮人才成長的“路綫圖”煥然一新,一個路標赫然在目:聯合! 

  這10年,正是世界新軍事革命高潮迭起之時。進入新世紀,人類軍事領域的較量從陸、海、空、天有形戰場,加速向電磁空間、認知領域等無形戰場延伸。世界軍事强國在加緊改造和重塑軍隊中,都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作爲推動軍隊建設轉型的戰略支撑。 

  胡錦濤主席洞察時代風雲,從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曆史使命的高度,對我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工作給予密切關注。2004年12月,胡錦濤主席指出:必須采取超常措施,加快解决我軍人才匱乏特別是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不足的問題。 

  全軍和武警部隊深入學習胡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撫今追昔,緊迫感油然而生—— 

  上世紀50年代初,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同志總結機械化戰爭規律,要求全軍實現諸兵種密切的協同動作。戰火未熄,我軍一批指揮員就走進紫金山下的軍事院校學習深造。 

  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同志尖銳指出:我們這支軍隊打贏現代化戰爭和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兩個能力不够”。時隔幾年,英阿馬島之戰爆發,高技術戰爭初露端倪,我軍飛行員第一次走進艦長學習班。 

  上世紀90年代初,海灣戰爭爆發,信息化戰爭已成大勢所趨。江澤民同志明確指出:從打仗的角度看,我們的高中級幹部最欠缺的是兩個方面的東西,一是高技術知識,二是聯合作戰指揮能力。不久,我軍啓動了指揮員在軍兵種間的交叉任職、代職。 

  一脉相承的戰略决策,體現著共和國三軍統帥的遠見卓識,折射著軍委、總部與時俱進的探索實踐:鼙鼓未響,必先礪劍育將。 

  一項複雜艱巨的系統工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