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藍綠交替之官場現形記 變色龍應聲蟲傾巢而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30 11:08:54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臺灣政權變換之際,官場躁症、鬱症、各種不適應症,免不了都要大流行,尤其變色龍、應聲蟲在此權位交替之際更是傾巢而出,也讓一幕幕的官場現形記,益發熱鬧滾滾了…… 

  據最新一期《財訊》文章報道,時間回到民進黨執政尾聲之際,在一次“外交部”的內部座談會裡,主持人是民進黨出身人士,一位文官突然站起來發言,冷不防丟下一句:“真高興民進黨終於要下台了!”隨即掉頭走人,留下現場一片錯愕。 

  民進黨人變“狗不理” 

  據民進黨人自己聲稱,這種下台前被看扁的“狗不理”現象,早已見怪不怪,二○○四年“總統”大選前,當時藍軍都預期連宋配勝利在望,一位“總統府”內的高階文官天天上班時在辦公室裡看電視,聲音開得老大,走過的人都可清楚聽見他又準時收看“藍”調政論節目了,在“綠”府內無視他人存在。 

  政權即將換手之際,若干官員們的“勇氣”總是教人刮目相看,大家算盤撥一撥,大概也覺nothing to lose,紛紛流露“真性情”,或突然變得“六親不認”起來。就像這次,前“外交部長”黃志芳太太在巴紐案爆發、黃黯然辭職後氣急敗壞說“我恨死了!”最是經典,把黃該負的政治責任轉移成政治受害者的形象。黃志芳多年來一直是外界公認扁執政下搭官場直升機最勤最快的文官代表,風光了好多年,黃太太這時才發出悔叫夫婿覓封侯之慨,真會選時機。 

  當時電視機前黃志芳和太太淚眼婆娑走出“外交部”,受到同仁英雄式歡送,漏網新聞幕後則是,人事處廣播請大家到窗口送老長官,走廊間有人邊走邊抱怨,“下去幹嘛,一定會被攝影機拍到的啦!”當時新主即將登基,大家都怕被“點名做記號”。 

  正所謂上台容易下台難,各式各樣人性的考驗總在這當中輪番演出。如一位曾在扁初執政時,主動寫信跟“扁同學”認親的官員,自稱因為駐外時期與親綠色彩的FAPA走得太近而遭國民黨打壓,當時扁手上沒啥可信任的文官好用,順水推舟大大拉了這位大學同窗幾把;綠下藍上後,這位老兄“故伎重施”再度提筆寫信,但對象已換成馬“總統”,表明自己“對扁好失望……”,還幾度找上目前已是“國安”高層的人士拉關係,只是這回也算同系(台大法律系)的馬同學領不領情,答案尚且不知。 

  又如五二○前的“國安會”裡,據稱有若干綠朝諮委自認色彩不鮮明,暗忖說不定有機會留任,表現曖昧,和其他幾位老早打好包的委員間氣氛開始詭異了起來,待新任祕書長蘇起宣布綠朝委員、研究員、機要一個都不留之後,據說大家才“又有同舟共濟的感覺了”。 

  像這類曾經披過綠衣,這陣子則忙著“把舊衣拿出來修改”的官場現象,不乏其例,如某位最初是藍底出身的前“陸委會”文官便據稱擁有藍綠兩張黨證,綠的那一張,長官的確滿“買帳”,讓他在過去幾年步步高升;這次藍營班師回朝,他又火速成功“漂藍”搭上藍營老長官,藍綠通吃的本事真不是蓋的。 

  “大家都說升官發財,不升官,薪水怎麼加得上去,又如何發財?”一位官員對於這種操作“藍綠投資術”升官的現象頗不以為然,但他也坦言:“時機愈亂愈有機會,運氣一來還可以三級跳!”這陣子公務體系人心浮動,待“立法院”休會後,新長官空出手來勢必展開大調動,藍營“立委”辦公室早已開始應接不暇官員們自薦的履歷表了。 

  變裝秀、表態秀、謝主隆恩秀…… 

  除了透過變裝秀輸誠,表態秀更是永不褪流行。早在選前,部分文官便已私下投入“少康中興”行列,如幫忙已脫節執政八年的藍營草擬白皮書,一位前綠朝某部會官員觀察到,自己會內提出新的施政方針,很快便會在馬蕭的選舉政見裡同步出現,不但“寫得很全面”,而且“公布訊息十分新”,但是基於反正民進黨要下台了,不想阻擋他人力爭上游的一念之仁,也就彼此心照不宣,任其“利益輸送”了。 

  喜歡麻辣一點口味的人則選擇“嗆扁秀”輸誠。一位“交通部”所屬相關事業的綠朝董事長,“立委”選舉時便覺綠營情況不妙,找來了一位在藍營內頗具“閣揆”相的高官來演講,內容盡是罵扁言論,這位老董還多管齊下深入藍營做個人公關,並得意地對內表明“狀況都在他掌握中”。 

  在有力人士面前增加個人曝光度,無疑是提高將來出頭天機率的方式之一,如選舉當日下午兩點多,票根本還沒投完,某“國安”情治單位首長便親自前往馬英九競選總部就定位,宣示忠誠意味濃厚(雖然後來並未保住官位)。 

  為了要在第一時間和未來可能的“貴人”進行第一類接觸,各式各樣的“黏巴達”手法,也教人目不暇給,如期交所董事長葉景成在選後立刻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同赴日本泡湯,另一位曾在綠營當到副院長層級的財金領域董事長,也被傳出當時曾到機場送機還有接機。新“內閣”成員陸續公布後,或有官員乾脆直接打電話恭喜新長官,探探有沒有次長差事可做,或有人等不及五二○到來,便趕著去替未來新主做簡報,卻被和他一樣急著出頭的同僚給刻意曝了光……。
 
  其實,不僅是想當官、想升官的人得卯起來仙拚仙,連已經冒出頭的人,似乎也想表表態,“謝主隆恩”一下。上任後便頻頻出包的“外交部長”歐鴻鍊,大概過去在國外待得太久了,“有勇無謀”一上任便下令將訪台改成訪華,說是要呼應馬“總統”的選舉政見,被批得滿頭包之後又收回。官員私下開玩笑說,如果未來“台”變成“華”,那以後台北豈不成了華北,台南成了華南嘍?!腦筋顯然比歐部長靈光的官員透露,其實只要老闆在公文上改正個幾次,中下層官員也都知道怎麼遵行了,大張旗鼓、公開嚷嚷未必成得了事。 

  就某個角度看,歐鴻鍊的“正名”舉措未必全然多事或好事,政權從綠換藍,不僅是歐自己,文武百官也出現症狀不一的價值迷航症,由於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力主使用“台灣”、“中國”等名稱,每年五月WHO會議、九月拚入聯,都是外交文宣戰的熱季,操兵操得凶,官員厭戰心理老早浮現,“馬上”,“正好”外交休兵,大家都樂得輕鬆。 

  總之,管你藍綠執政,長官“想聽什麼,就講什麼”,如今要改回“中華民國”、“中國大陸”都好,怕就怕大老闆自己也不知道要什麼,底下官員揣摩上意卻落了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那才是教官員們最傷腦筋的事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