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啼笑皆非!中國人最早以為美國是一家英國公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0 10:11:27  


  西方著名中國史學家、耶魯大學教授史景遷日前在紐約亞洲協會舉行的一場講座中,以“美國夢”為題暢談了有史以來的中美關係。

  史景遷回顧中美第一次接觸,是在一七八四年。英美簽訂停戰協議,中國市場開放,帶給了剛獨立後美國商人的新機會。一艘叫做“中國皇后號”的美國商船,抵達中國,為中美貿易展開揭幕。

  可是,當時根本沒有人知道“美國人”到底是何許人。在華的英國商人把美國人介紹給中國官方,但未言明美國人是什麽人,美商船上挂的美國國旗和英國國旗又有點類似,所以,中國人都以為,美國是另一個獲得官方授權,在遠東地區擁有貿易權的英國公司。

  史景遷引述一份中國人最早描述美國人的文件,在這份中國南方官員上呈給北京皇帝的奏折中寫道:“這群野蠻人,沒有君主,只有頭目。他們的部落公開選舉數人,抽簽決定四年一任的繼承者。他們的商業事務,由私人獨立管理。這些私人,不受頭目控制和委派。”這就是中國對美國最早的了解。

  實際上,中國在十九世紀初對美國的稱呼,多達九十多種。對“美國總統”的翻譯,除了“頭目”,還有其它四十多種譯法,包括音譯“伯理璽天德”和諸如“美國皇帝”稱呼在內。

  二十世紀初,美國主張中國政治改革,中國人也開始討論民主憲法,導致一九一一年清王朝垮台,民國誕生。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在凡爾賽條約中未能獲得平等對待,美國夢受到極大挫折。

  史景遷回顧了日本侵華、中國內戰,以及一九五0年代後的中美合作和矛盾。對於尼克松訪問北京,史景遷認為,這是中美歷史上的重要一刻,改變兩國關係的同時,也引發中美間想象不到的複雜性。

  史景遷表示,他必須持平地說,中國和其它國家並無不同。長期而言,站在歷史學者的立場,他認為,中國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方式參與世界,並稱贊中國目前有一批極具技巧的外交人員。

  洛克菲勒家族一九五六年在紐約成立的亞洲協會,旨在增進美中了解,如今亞洲協會不但遍及美國,世界許多地方也都設有分會。 (摘自:中國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