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總統府”探秘:門衛憲兵裝備殺傷性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9 15:38:36  


 
  踏入花壇被“警告”

  走進“總統府”,一個“口”字花園旋即映入眼簾。導覽員介紹說,花園中間的雲杉爲李登輝親手種植,本是阿里山喬木,也許到了“總統府”水土不服,長得卻特別矮小。

  游客被分成幾組,每組由一個導覽員帶領參觀。導覽員全部是志工,也受過專門的培訓,講解水平確實很高,導覽員的講解公正客觀,回避藍綠政治因素,并沒有太多個人觀點。

  接待記者的導覽員是一位中年女性,得知記者來自大陸,對記者就一直以“老師”相稱,很多參觀點也特別關照記者多加留意。其中她提到的重要一點就是,“總統府”一層只有長廊部分可供參觀,中間的花園并不對外開放,游客不能以任何理由進入花園,即便踏入一只腳也不行,否則“憲兵會立刻趕過來警告”。 

  如果站在“口”字花園內就可以觀察到“總統府”三至五層的情況,這大概是不允許踏入花園的原因。“總統府”警衛雲集,這些身穿白色便服的男警衛個個年輕精壯,身高均再175厘米以上。警衛似乎采用“分片包幹”的形式,在自己的負責區域內監視巡查,不時會向游客查問。 

  陳水扁展區介紹詳細

  長廊環繞花園三面,分爲台灣晴廳、台灣虹廳等幾個不同大廳,大廳間有通往總統府正門和二樓的通道,門口都被警衛嚴加把守。各個大廳分別展覽“中華民國內政外交”、“曆任總統”、“總統府的曆史由來”等幾個主題。 

  由于是日據時期的產物,“總統府”整幢建築呈“日”字型,共有五層。但國民黨從大陸退居台灣後,將中間的長廊加長,使其成爲“中”字,以迎合蔣介石(字中正——編者注)。這座紅白相間的建築造型對稱、設計精細、結構嚴謹。室內隨處可見高聳的圓柱、雅致的雕飾、深邃的回廊、精巧的拱門,充分展現歐洲文藝複興時期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

  在“總統府的曆史由來”展區,特別有一個廳介紹台灣日據時期曆史,展廳詳細介紹了日據時期台灣人民的反抗,還有日據時期的建設“成果”,但導覽員對此卻不以爲然。“日本人建設了台灣,但他們好嗎?他們不好。”導覽員一邊自問自答,一邊指著一部文書介紹說:“日本人認爲台灣人是‘賤民’,治理台灣人只憑一條只有幾十個字的法律,可以說生殺大權全在日本人手中,日據時期大量台灣人死于非命。”

  而在“曆任總統”展區,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從蔣介石到李登輝等幾任“總統”展覽物品都以個人物品和書信日記居多,如衣物、烟鬥等,只有陳水扁的展區,出現大量文字介紹,甚至精細到他參加某次活動、某年某月出訪某“邦交國”等等。

  落單會被“特別照顧”

  “總統府”不光是旅游景點,也是辦公場所。在一樓展覽區參觀,看到不時有辦公人員出入,詢問得知,“總統府二局”等一些部門就在這層辦公。辦公人員進入辦公室開門時,他們的工作環境一覽無遺:辦公室采用藍色隔斷隔開,一人一小間,一個辦公桌,和一般的公司職員沒有什麽區別。

  至于馬英九的辦公室,導覽員說,“很可能”設在三樓,還在裝修擺設中,沒有對外開放。參觀和購買紀念品結束後,向洗手間,由于上午最後一撥游客,這時回廊內已經沒有其他游客,這時,記者感到了衛兵的“特別照顧”:前後有三個工作人員詢問和跟隨記者,把記者“送入”洗手間,又送出“總統府”。

  站在凱德格蘭大道上,回望這幢見證台灣興衰的建築,不禁感慨萬千。(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