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事有輕重緩急 馬須義無反顧統籌救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1 10:43:52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政論家南方朔今天在明報發表文章說,過去兩個月,或許是馬“總統”本人及馬政府主要成員,這一生裏最尷尬難過的日子。無論街談巷議、媒體評論或名嘴臧否,都求全責備多過正面肯定。而這似乎也成了社會的共同見解,於是馬本人及馬政府的民意支持度遂一路下滑。就職滿兩月,已到了相當危險的30%關卡。設若這種趨勢未被及時扭轉而固定化,這個弱支持度的政府即難免跌跌撞撞,捉襟見肘,諸事難成到4年,最後成為政治史上使人慨嘆的一個教材。

  馬及馬政府的支持度一路下跌,它的原因確實是個謎。但正因為是謎,遂格外值得警惕,這個政府並不貪腐濫權,也戒慎恐懼不敢有所踰越,而且確實也做了很多事,但人們在對它做綜合評價打支持度分數時,卻就是對它不滿意,甚至還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由的怒氣,一個並未犯下致命大錯的政府,支持度居然會低到如此水準,其中必有許多更深刻的原因。

  文章指出,而由過去兩個月的表現,敏感的人或許早已察覺到,這個政府從它組成到行事,似乎都充滿了畏懼。從它用人開始,就因這樣那樣的情結,而刻意要討好某種人。為了一個莊國榮案,儘管說辭漂亮,但所反映出來的其實反而是因為畏懼而造成的刻意討好。畏懼主導之下,儘管特別費案是“歷史共業”,但有的人假借送禮給老師之名而中飽,有人則情節並不那麼嚴重,顯示“共業”裏還是有“大業”“小業”之分,自應有所區別而決定辦或不辦,自不宜用和稀泥的態度而將其中的是非分際一舉抹平。而“國務機要費”案在“解案”“降密”間畏首畏尾,則又人所共見。當畏懼“藍綠對決”已到了事事都企圖和稀泥,不再講究分際與是非對錯的程度,難怪會招致“除弊無膽”之譏了。

  由因為畏懼而不敢在是非對錯上說出自己的堅持,寧願曲意討好或閃避。就讓人想到國際談判專家、哈佛大學教授尤瑞(William Ury)在近著《說出積極的不的力量》裏所提出的警告。他說在人際交往裏,面對自己不能同意的見解時,有三分之二的人全因為畏懼得罪人而曲意附和,該說“不”時卻硬是和稀泥的說“是”,當無膽識、怕事、無主見這些特質在領導者的身上顯露,他該說“不”卻說“是”,它就變成了“毁滅性的是”,它和躲躲閃閃一樣,都會失去人民的尊敬而遭到政治上眦滅性的輕視。因而尤瑞教授遂說道﹕“積極的說不,是技巧而智慧去說不,明確的說出目標,顯示自己的信念價值,從而能打動人心,造成重大的改變。”

  文章指出,馬政府在重大價值與是非問題上畏首畏尾,這和過去長期以來只要一聽到“藍綠對決”就手軟腳冷的行為模式如出一轍。要求馬政府“除弊有膽”,絕不意謂著鼓勵對決互鬥,而是要堂堂正正的釐清是非對錯之辨,而讓台灣社會得以激濁揚清、重建規範。這才是馬政府重新找回已失去的被尊敬的唯一途徑。

  除了因為畏懼而附和,失去了本身的是非堅持而不受尊敬外,人們由馬政府最近的表現,亦當發現到一個自信滿滿、自以為是的政府形成後聲望直跌,遂使得這個政府更加介意支持度的變化,而在短線話題上企圖扭轉和拼政績,最近的“救股市”作為和抱怨,以及不知所云的爐邊閒話;蘇花的“高”與“替”的夾纏,以及種種失言風波,皆顯示其方寸之亂。這就讓人想到另外一個所謂“華連達因素”(Wallenda factor)的道理了。華連達是近代著名的高空鋼索演員,他一向走鋼索自如,一陣子忽然想到可能摔下來,於是每天都在介意此事,反而把好好走鋼索忘了,果然不久後就真的從鋼索上摔了下來。當心中受制於支持度,最後就真的支持度愈掉愈多!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