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借英以日澳四大打手 重新部署全球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1 16:14:48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7月20日發表社論說,冷戰結束後,隨著蘇聯瓦解與北約東擴,歐洲局勢趨于緩和,而亞太地區在政治、軍事與經濟力量上大幅提升,加重了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因此小布什政府在上台後,一直在進行全球戰略的重新部署。新的部署,并非舊的重建,而是糾合新的盟友,以便進行新的分區與新的任務,如是便出現了四大打手:英國、以色列、日本與澳洲。 

  社論摘錄如下:

  美國海軍與盟國目前正在夏威夷附近海域進行“環太平洋2008”聯合海上演習,以維系海上交通綫安全及提升與盟國聯合作戰能力,并體現前沿部署與嚇阻等多重目的。 

  在冷戰時期,美國爲了要防蘇堵中,在全球與多個國家結盟,甚至駐軍,好像在南韓、菲律賓等地,甚至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又憑地區性的聯盟或軍事組織,好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南亞條約組織等等,但自從蘇聯瓦解,中國開放,民族主義冒起,共同敵人消失,有些軍事基地需要撤走,另一些聯盟已改變性質。在東南亞,代之而起的是東盟10國的組織,并不聽從于美國,而北大西洋公約中的德法,處處爲難美國,因此美國的全球戰略,需要重新檢討。 

  不只是重新檢討,還有待重新部署。因爲今日布什的所謂大外交,雖然有別于第一任內的硬外交,仍然有向外擴充,稱霸全球的意味。硬和大的最大差別,并非不再强來,而是在有需要强來時,不是表面化,只是暗里做,做的時候,保持硬的原意,最後有硬的效果,最終使對方就範、假想敵人仍然存在,只是判斷與對付敵人時,會分層面、定層次,別緩急。最迫切的敵人如阿富汗與伊拉克,新出現的首要敵人是伊朗與叙利亞,次要的敵人是北韓,可忽略的敵人是古巴,而暗面的敵人,或假想的對手,又是正在冒起,時冷時熱的中國大陸;至于俄國,由于百廢待興,內亂未平,只變成可忽略的對手。 

  與此同時,昔日的盟友,不是變心,就是離心:德國與法國,在大西洋公約組織內,結成反美大聯盟;在南美,昔日的最佳拍檔委內瑞拉,處處與美國爲難,在亞洲,昔日的附庸菲律賓與泰國,已不聽命于美國,南韓的民族主義高漲,甚至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國,亦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雖非火頭處處,但起碼已是時時受阻。 

  因此新的部署,并非舊的重建,而是糾合新的盟友,以便進行新的分區與新的任務,如是便出現了四大打手:英國、以色列、日本與澳洲。 

  英國是在歐盟中,唯一可以與德法兩國競爭,且有相當的經濟與軍事實力,與美國又是同文、同種兼同源,是不離不棄的難兄難弟,只是英國已由兄變弟,不過美國依然平等相待,英國又是北約組織內的支柱,英美若能聯手,便會鎮住德法;更何況英國是外交的高手、美國的謀臣,利比亞狂人格達費這次浪子回頭,英國居功不少。再者,英國在非洲,以至中東,仍有潛在的影響力。 

  在中東,以色列有最强的軍力,足以成爲美國的打手,只是美國需要經常捺住這個打手,以免冒出火來,在產油地燃燒,因此以巴問題,需要好好解決,解決以後,以色列仍然是美國在中東的大門守將。 

  在亞洲,日本雖然已經冒起,但只能跟著美國走,扮演侍衛的角色。 

  不過美國已提升這個侍衛的地位,憑日美安保聯盟,美國可制住北韓,防住中國大陸,同時又利用中國大陸,去牽住北韓。只可惜在東南亞,美國很難找出第二個日本。 

  澳洲在南太平洋的地位,仍不能忽略,因爲這個是美國艦隊必經的地區,澳洲就剛好成爲這個地區的護衛,澳洲雖然在國力、在軍事上,都不算是頂級,但已有足够能力去擺平這個地區內所出現的問題,年前澳洲軍隊進駐所羅門群島,平伏內亂,便是一例。因此布什所謂大外交,是大小兼理,遠近兼顧的。這四大打手,就變成大外交的小試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