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約瑟夫·奈:美國“聯印制華”政策是錯誤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1 12:25:53  


資料圖片:2006年3月2日,美印兩國達成民用核能合作協議。這是布什印度之行的最大具體成果。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首次提出了“軟實力”概念。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不久前在媒體撰文指出,美國試圖孤立中國的政策是錯誤的,中國與印度同時崛起,對國際社會來說是好事。日本《東洋經濟周刊》最近以《印度與中國共存給世界帶來穩定》為題刊發了奈教授的這篇文章,新華網轉刊文章如下:

  布什總統的任期已接近尾聲。也許是受中東政策的影響,他的支持率低得驚人。然而,布什想在亞洲政策上給繼任者留下一筆好“遺產”。布什政府的對日關係與對華關係良好,與印度的關係也得到了加强。

  美國積極“聯印制華” 

  2005年,布什總統宣布,美國與印度就貿易、防務和核能領域的合作達成了協議。美國國會批評美印核協議中沒有明確寫入關於核擴散問題的規定,但即使核協議不能獲得通過,美印關係也將繼續得到改善。其理由是,美印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民主國家。更重要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決定南亞的力量平衡上已成為最重要的國家。美國基於自身利害關係,與印度和巴基斯坦接近。

  美國國務院一名負責南亞事務的高官說:“2008年的世界與1948年的世界是不同的。我們相信,印度能够在國際性和地區性問題上與美國進行合作,這也符合印度的利益。”美國政府的這種變化始於克林頓執政時期,無論誰在今年的總統選舉中獲勝,都將繼續推行這一政策。   

  美印兩國間的人員交流正在迅速擴大。現在,有8萬名印度學生在美國的大學學習。許多印度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創辦企業,而且取得了成功。取得學位的旅美印度人多達約300萬人,其中不少人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例如,路易斯安那州州長生於印度,據說他有可能成為麥凱恩的副總統人選。而且,印度實現了8%的年經濟增長率,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具有魅力的國家。美印兩國2006年的貿易額達到260億美元(相當於印度對外貿易的11%)。 

  此外,中國的崛起也是美印改善關係的戰略理由。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前主編比爾 ·埃莫特在《亞洲三國志》一書(又譯為《對手:中印日之間的權力鬥爭將如何塑造今後的十年》)中寫道:“尼克松為了與蘇聯對抗而利用中國,布什為了與中國對抗而利用印度。與尼克松的政策一樣,布什的對印政策完全合乎情理。”

  亞洲上演新“三國志” 

  印度也對中國的崛起表示擔憂。2007年,印度外交部高官向埃莫特吐露了心聲:“兩國(印度與中國)都認為未來是屬於自己的。然而兩國不可能實現共存。”

  印中兩國政府公開强調要加强友好關係。一些貿易問題專家認為,如果繼續保持現在這樣的快速增長,那麽這兩個巨大的市場將在經濟上成為一體。

  印中兩國最近大幅改善了關係。但兩國也并非完全信任,這種情況在印度更為明顯。中國的GDP是印度的3倍,經濟增長率也更高。邊界糾紛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兩國在確保對緬甸等鄰國的影響力上開展競爭。 日本對中國的崛起表示擔憂。為此,日本增加了對印度的援助與貿易。 

  孤立中國政策錯誤 

  去年,美國提議舉行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四國海上軍事演習。然而,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拒絕派海軍參加這一軍事演習。陸克文相信,正確應對中國崛起的方法是將中國吸引到國際協定的框架中來。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擔任美國副國務卿時也主張,美國應當努力敦促中國成為國際體制中“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 

  致使中國孤立的嘗試是錯誤的,有必要通過改善美中關係來營造中國改變政策的國際環境。中國與印度同時崛起,對國際社會來說是好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