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7.69分的教育,新的“大學奇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9 08:40:52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小社論說,接近百分之百的錄取率,幾乎有考必中、有報必上,台灣的大學入學辦得越來越像九年“國教”。當大學不再是窄門,甚至是拆了圍牆時,這種“人人都是大學生”的入學品質,實在令人擔憂。 

  去年十八分,今年七點六九分,再創新低的大學錄取分數,的確讓外界又開了眼界。這成績還是採計加權之後的總分,假使還原的話,平均每科僅零點九六分,堪稱是一項新的“大學奇蹟”。 

  小社論指出,七點六九分的超低分,落在府城剛升格的立德大學,校方說,入學分數只是高中三年的差異,不代表未來人生的差距。這句話看似頗有道理,實則卻是為浮濫的招生規定找藉口。畢竟不設門檻,已換來最低分入學的知名度。 

  不過豈止立德而已,今年招生嚴重不足的大學如稻江、興國、致遠等私校,竟有校系掛零,或全校招生不及一成。但對於“低分錄取、缺額嚴重”的現象,台灣的“教育部”唯一做的只有“喊話”,呼籲學校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坦白說,最該成立危機小組的是“教育部”。退場機制喊了多少年,未曾落實過,放任濫竽充數的大學校系,入學錄取分數年年探底,搞得滿街大學生比電線桿還多,如此向下沉淪的高等教育,“教育部”怎能不視為危機呢? 

  七點六九分是台灣教育的新警訊,可問題關鍵並不是出在學生身上,而是什麼樣的體制,讓這個分數能夠上大學?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