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經濟日報:奧馬賽眾口交譽 香港贏國際口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2 11:21:27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雖然颱風鸚鵡逼近,在港舉行的奧運馬術賽昨晚順利完成最後一天比賽,劃上圓滿句號。香港經濟日報今天刊發社評說,奧馬的場外批評聲不少,尤指社會氣氛冷淡,但奧馬是否成功,關鍵在場內運動員評價,及國際評價,以此觀之,香港奧馬是成功的。

  助運動員發揮 體現奧運精神

  社評指,耗資逾十二億港元的奧馬比賽,受到最大的一種指控,是所謂未能在港掀起熱潮,民間熱情不濃,未能成為全民投入的盛事云云。此應與馬術比賽向是冷門項目,且奧運焦點項目都在北京,有很大關係。當然,港府在宣傳推廣上尚有不少改進空間。

  但奧馬成功與否,除了場外,更關鍵的是場內,即在於能否為運動員提供一個各盡其能的公平、良好場所,讓緊密訓練多年,將寶貴光陰、心力與汗水都放到競賽項目上的運動健兒,能無悔無憾地拼搏,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

  社評表示,香港奧馬在這方面交出亮麗功課,參賽的各國健兒對本港奧馬的水平,幾乎眾口交譽,指本港場地一流,不僅設計完善、設施布置亮麗,連後勤服務亦很出色,讓騎手有上佳環境安心比賽。

  國際馬術聯會主席、約旦公主哈雅盛讚今屆奧馬,是國際馬聯歷來見過其中一個最好的比賽。奧馬為香港贏取了國際口碑。

  社評指,能讓奧馬取得成功,歸功的不單是主辦、協辦單位與包括義工的所有工作人員,還有入場觀賞的市民。雖然首天比賽出現觀眾因不懂觀賞馬術而提早離場,但其後每天的觀眾大都熱情與包容,例如荷蘭與日本的選手均指出,觀眾不單對港隊,而是對所有國家參賽者都熱烈支持、打氣,為他們打下強心針。

  當然,精打細算的港人,希望香港協辦奧馬在經濟上亦能打響算盤。平情而論,直接經濟回報確實不多,旅遊業評估,奧馬只為本港額外帶來三千至五千名外國遊客,他們每留港一天為本港經濟帶來一千五百萬至二千五百萬元收益,相對於本港辦奧馬的經費逾十二億元,可謂小數目。

  即時回報微薄 利爭國際盛事

  社評最後說,本港辦奧馬出色亦有長期回報,就是繼成功舉辦世貿會議後,展現了亦有辦好國際運動盛事的能力,有利日後爭取更多國際盛事在港舉行,創造經濟收益。港府亦要汲取經驗,如何向國際、向市民推廣,令盛事辦得更具經濟效益,既贏得國際讚譽,亦惠及本地經濟。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