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金融時報:道德可信度下降 美霸權難以為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6 23:28:50  


  在這次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從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或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口中,我們從未聽到這樣的說法:美國下屆政府的外交政策將是巧妙處理全球權力平衡的不利變遷以及美國影響力嚴重減弱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一種假設,而是我們已經無法回避的問題。 

  俄羅斯攻入格魯吉亞之前的一系列事件,清楚體現出了美國未能意識到這種權力的變更。自葉利欽時代開始,美國與俄羅斯在很多方面存在政策上的分歧,包括北約東擴、巴爾幹半島問題、導彈防禦體系、伊朗政策以及俄羅斯人權問題。就像過去一樣,美俄外交包括勸說俄羅斯對我們的要求照單全收,同時告訴他們,他們的擔心毫無根據。美國從未將這種關系視作討價還價——在討價還價局面下,為了換取俄羅斯希望得到的東西,美國將放棄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就像英國人對外國人說英語的笑話一樣,我們以為,通過不斷提高音量,大聲重複自己的主張,我們會讓他們理解。

  布什政府的這種姿態反映了上世紀90年代的權力平衡,當時俄羅斯實力弱小,幾乎無計可施。但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1994年俄羅斯出兵車臣和今年攻入格魯吉亞之間的對比非常明顯:雖然美國不喜歡俄羅斯粉碎車臣分裂主義的行為,但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曾如此無能,似乎不會創下不吉的先例。如今,人們考慮的都是俄羅斯下一步將在哪裡揮舞其權力之劍。

  如果我們能讓時光倒流到今年2月前,我們就會發現討價還價的因素已經出現。當時,在美國的支持下,科索沃宣布獨立。在美國迫切需要得到的東西中,最可以犧牲的就是反彈道導彈防禦體系和對科索沃獨立的支持。第一個是對俄羅斯毫無意義的刺激,因為俄羅斯從不相信美國的說法,即此舉是對伊朗威脅的回應。科索沃獨立不會改善科索沃的安全,但會創下讓分裂主義合法化的不幸先例,這解釋了為何西班牙等北約成員國沒有對此表示支持。

  更難的一個選擇,是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這些民主國家應該得到美國的強烈支持。但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認為,北約聯盟的核心是第五條款規定,即對北約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她是對的。這意味著,美國應准備永久駐軍,保護任何一個受到威脅的北約成員國,就像冷戰期間,美國在東西德邊境上所做的那樣。北約成員國資格不是一道能够奇跡般提供保護的護身符。它需要行動計劃和代價高昂的防禦承諾。

  布什政府沒有也不可能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看得非常嚴重,以至於美國不僅會提供武器和顧問,還會出兵,提供真正的安全保障。即便果真如此,讓格魯吉亞人相信我們將很快讓他們加入北約,也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英國《金融時報》本版曾撰文指出,本10年,美國權力削弱的主要途徑之一是美國道德可信度的下降。在俄羅斯攻入格魯吉亞後,美國官員曾宣稱,“21世紀的大國不會侵犯其它國家的主權以推翻現政權。”加上“歐洲”這一限定詞,只不過稍微減少了一些暗暗竊笑的聲音。促進民主本是件好事,但因其與伊拉克戰爭和美國安全利益聯系在一起,便遭到嚴重污染。

  美國過去兩屆政府可以在經濟和安全方面推行美國霸權主義。下屆政府不能再這樣了,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在我們所希望的和我們實際能够實現的目標之間實現更佳平衡。

  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促進民主等理想主義目標。但是,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湯姆•卡羅瑟斯(Tom Carothers)的話來說,美國下屆總統將不得不對促進民主的概念進行“解毒”。我們將不得不考慮支持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方法,而非新的加入北約的承諾。我們需要制定實質性計劃,內容是如何保護現有的北約成員國免受憤怒的、重新複活的俄羅斯的攻擊,尤其是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

  注:本文作者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最近出版了《尼克鬆之後》(After the Neocons),該書由Profile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