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時:扁不惜玉石俱焚,民進黨面臨分裂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8-10-13 09:27:09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台灣中國時報社論今天發表社論說,民進黨或綠營人士中,只要還有一點民主理念的,面對扁洗錢案這一齣鬧劇,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惡夢;八月十四日洗錢案爆發以來,民進黨本來有機會與扁切割,重建民進黨清廉價值,但是,由於民進黨中央的遲疑未決,再度讓扁取得先機。在扁一系列取暖之旅造勢後,民進黨現在面臨的,已不是能否止血停損,而是在扁的撥弄後,黨可能因而分裂的重大危機。

  社論說,對台灣民主運動涉獵甚深的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對扁近來言行數次表示痛心,尤其陳水扁嗆聲二○一二年要參選“總統”,陳芳明直言,“陳水扁已經生病了。”但是,他也樂觀地說,寧願有一群瘋子出來參選,只有參選,民意才能把他否決掉,所以讓陳水扁發瘋不要緊,“痲疹出掉了,台灣就正常了。”

  陳芳明的願望,也是很多關切台灣民主人士的期待;畢竟,除了司法,選舉才是政治良窳的最後把關者。再從民進黨的角度觀之,過去,凡是離開民進黨自行參選者,幾無成功前例,陳水扁若堅持參選,也不會例外。

  但是,觀諸民進黨這幾年表現,卻無法樂觀以待。因為,陳水扁在八年“總統”任內,已將民進黨所有價值破壞怠盡,黨內諸大老及各派系,受牽連狀況雖有程度之別,但可以說是無一倖免。因此,現在的情勢是:扁雖然是作繭自縛,但是當扁不擇手段、困獸猶鬥,最後是否賠上整個民進黨,才是關心台灣民主的人士所擔憂的。

  社論指出,自扁女婿趙建銘爆發台開內線交易案以來,一直到今年八月爆發的海外洗錢案,面對接連不斷的醜聞,陳水扁及綠營的回應,已有一套固定模式。首先,扁先避重就輕認錯,民進黨及綠營一開始則是震驚並且強烈批評;但是接下來,扁再援引極獨力量自保,黨內人士逐漸噤聲。陳水扁用這一套模式,將民進黨的清廉、民主原則當做危機處理,屢試不爽,數次安然過關。

  在這樣的過程中,民進黨及綠營逐步降低道德標準。最明顯的例子是,八月十四日扁知紙已包不住火、承認洗錢到海外後,他故技重施,不但援引極獨力量,而且變本加厲,連“外省人吃米、台灣人吃屎”這樣極度挑撥的不堪言詞都出口。但是這一次,民進黨內幾乎未見重量級人士提出質疑,民進黨黨慶活動中,黨主席蔡英文連“扁時代已結束”這樣溫和的話都不敢出口,而民進黨廉政委員會在洗錢案爆發兩月後,才軟弱地決定“扁一審有罪就除名”。

  社論認為,民進黨中央的軟弱已讓扁取得優勢,一系列“取暖之旅”群眾也許不多,卻有不少現任公職人員爭相站台;扁言行愈來愈離譜,許信良一句“扁已成壞帳”,卻引來群眾攻擊;而當王拓再也忍不住質疑民進黨“只問情義、不問是非,忘了核心價值,是黨的重大危機”,可不只是群眾攻訐他,連民進黨要角陳唐山都反擊。

  真實的狀況是,扁利用民進黨內部恩怨及明年縣市長提名之爭,以發動派系鬥爭來要脅自保;蔡英文面臨派系恐怖平衡,雖步步為營卻逐漸失去先機。面對明年底縣市長選舉,蔡要營造民進黨團結氣氛;但是,扁為了自保卻不惜玉石俱焚,讓民進黨陷入分裂危機。

  社論說,陳水扁之所以能在下台而且聲敗名裂之際,繼續操縱民進黨,說穿了,不外錢與權。但更關鍵的是,扁以“建國”神話當做保命符,獨派大老也都樂意包庇陳水扁。兩年前“國務費案”,獨派倡議扁不可放棄刑事豁免權;當民進黨內有反省之議,獨派痛批民進黨十一寇賣台。對於獨派如此不問是非的支持,最諷刺的是,扁的回報竟是將貪汙洗錢贓款包裝成“台獨建國基金”。至此,“台獨建國”的理想竟成為扁洗錢的護身符,所謂的“獨立建國”理想不只是被工具化,更是被徹底汙名化。

  對民進黨的現狀,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有一番深刻的解讀。他指出,正由於國民黨執政能力太差,太快失去民意,也導致民進黨失去反省的動能;坦白說,民進黨到現在還陷在扁案泥淖中無法自拔,短期內最大受害者絕對是民進黨,因為無論是清廉還是“愛鄉土”的理想,在扁案的陰影下,民進黨都不可能重新定位。面對一個失去方向的民進黨,國民黨執政績效再差,躺著也能勝選。但長期而言,民進黨若和扁一起向下沉淪,危及的卻是台灣的民主水平,這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