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投資家:“我們被貪婪踩在腳下”
http://www.CRNTT.com   2008-10-20 09:14:26


在危機暴發前的華爾街,“貪婪是好的”這說話是投資家們引以為豪的名言。(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由次級房貸引發的美國金融危機,經過一年時間的演變,終於從房貸業擴大到整個金融領域,成為席捲全球的金融大海嘯。如果不是房貸證券化、證券產品衍生化,數千億的次級房貸不至於有如排山倒海般的破壞力。到今天為止,美國政府救市資金近萬億,但股市仍是跌跌不休,銀行危機重重,金融市場仍在黑暗中爬行。

  據大公報報道,在危機暴發前的華爾街,“貪婪是好的”這說話是投資家們引以為豪的名言。可如今,貪婪不僅埋葬了貝爾斯登、雷曼、美林等投行,也讓高盛和摩根“變性”為商業銀行控股公司。親歷華爾街投行風光、在貝爾斯登工作了近一輩子的傑里,在聽說南加州有一印裔交易員殺死妻子、岳母和三個孩子後自殺的慘案後,不禁唏噓地對記者說:“我們在風光時總以為世界就在我們腳下,可如今我們卻被自己的貪婪踩在腳下。九一一的恐怖襲擊只讓我們恐懼了幾個月,但這一場金融海嘯將讓我的餘生在恐慌中度過。”傑里取消了所有的奢侈生活習慣,連最喜歡的大排量跑車也改成了小排量的日本車。

  對沖基金令危機加劇

  在華爾街做投行生意近十年的一名華裔投資家告訴記者,華爾街的銀行和投行大多是上市公司,為了讓自己的股票在市場上有人追捧,每年都要追求盈利的增長。華爾街人的薪俸也與自己每年甚至每個季度的業績掛鈎。再加上政府疏於監管,總是在出了問題以後才亡羊補牢,因此“撐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在華爾街,沒有野心和貪心是難有成就的。而要實現利潤的連年增長,僅靠傳統投資工具是達不到目標的,因此大家就絞盡腦汁,設計出一個又一個新的衍生產品來。他認為,這是危機的主要成因。

  北美華人投資協會主席張子成認為,金融必須以實業為依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令美國產業外移,華爾街的金融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實體經濟的依託。可是華爾街卻要不斷地創造財富的增長,因此任由金融衍生產品自由發展。萬通證券董事長崔英說,業內人士都知道,動輒高達數十倍的衍生產品遲早要出事,但在問題爆發前,誰都不願意放慢自己的腳步,誰都不想從這個市場過早抽身,因為這意味著在利潤競逐中,你輸了、在追漲殺跌的投機市場中你沒有競爭力。

  一不願透露姓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告訴本報記者,2001年科網泡沫破滅後,對沖基金開始大肆擴張。當年,全球對沖基金只有五六千家,截至去年,總數翻了近一番,數量在八九千家左右。科網泡沫後美國在低利率區徘徊了很長時間,造成了房地產泡沫,在泡沫形成過程中,由於對沖基金和衍生產品的參與,令這個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當其爆破時,破壞力比以往任何一次危機都強。事實上,早在五年前,巴菲特就警告說,衍生工具將是金融系統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顯然,衍生品是導致這場危機的罪魁禍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