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蔭權:香港和倫敦對克服金融危機肩負重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9 10:31:22  


曾蔭權昨日在倫敦唐寧街與英國首相布朗會晤,就近期金融動盪對兩地的影響,以及英國與香港貿易關係的持續優勢進行討論。香港政府新聞處圖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正在倫敦訪問的香港特首曾蔭權,18日在一篇演講中首次全面闡述他對特區政府應對金融海嘯的看法。他表示,要消除長期而痛苦的全球衰退威脅,世界各地政府必須避免墮進五種危險,包括政府深陷市場、對過度規管金融市場的問題。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曾蔭權18日上午抵達倫敦進行3天訪問,之後將前往秘魯出席第16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經濟領導人會議。當天上午,曾蔭權與英國保守黨黨魁卡梅倫會面,並出席香港工商協會午宴,向政商界領袖介紹香港最新的發展。下午,曾蔭權則與英國首相布朗會面。當天晚上,出席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行的周年晚宴。

  在晚宴演講中,曾蔭權表示,全球政府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應規避的五種危險:忽視訂定政府退出市場的策略;因全球經濟放緩而縮減公共開支;保護主義情緒帶來的拒絕開放市場;金融危機引發的過度規管;各政府單獨行動等等。

  曾蔭權表示,在倫敦、香港和紐約這樣的城市,金融服務業必會創新發展,當中也不免面對風險,這也是這些城市陷入目前困境的因由。而政府要做的,是要堵塞導致這困境的漏洞,同時建立規管機制,使既能充分保障投資者,也能應對其它市場的震蕩。

  曾蔭權強調,規管機制不該窒礙或扼殺金融市場的發展,更不該損害企業的融資和信貸能力。“我們面前的挑戰,是要使規管機制更能在經濟周期中發揮效用。歷史證明,市場容易矯枉過正,我們必須避免在規管工作上重蹈這種覆轍。我們的規管機制必須與時俱進、先知先覺,而不能落後於市場形勢。”

  曾蔭權說,先進經濟體明年很可能面對經濟衰退,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次。全世界都已受金融海嘯衝擊,目前卻還未能確定真正的破壞程度。也就是說,政府還不清楚重建工作需要多大規模、全球金融結構根基受損程度如何,以及隨後的經濟痛楚會有多深。香港和倫敦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主要聯系點,對克服危機“肩負重任”。

  曾蔭權建議,政府必須訂立政府退出投資金融資產的策略;必須著力推展公共開支計劃;必須全力推動可深化和拓寬經濟合作的全球貿易洽談;必須確保新的規管機制可提升全球市場效率、透明度和安全度,又不致增添融資難度或窒礙市場創新。

  曾蔭權最後表示,希望現時各國的工作保持良好勢頭,各國政府繼續刺激本土經濟,保持資金全球流通;也希望各國政府繼續通過國際組織合力行動,尋求全球的解決方案。

  “更希望各國政府最終明白,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正是要提醒我們必須改革全球金融系統,可惜我們當時錯失良機。這次,我們必須糾正錯誤,優化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強世界各地人民的緊密聯系。”

曾蔭權與英揆會晤
 
  另據星島日報報道,曾蔭權昨日(倫敦時間11月18日)在倫敦唐寧街與英國首相布朗會晤,就近期金融動盪對兩地的影響,以及英國與香港貿易關係的持續優勢進行討論。

  他們同意英國和香港作為全球兩個主要金融中心,必須擔當主要角色以處理目前的經濟情況。他們認為兩地的有關當局及監管機構有必要加強溝通和合作,就國際金融架構和規管達至長期的共識。相關討論應該建基於合作,而非競爭之上。

  對於香港早前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金融市場及世界經濟峰會”,布朗表示歡迎。他和曾蔭權均肯定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取得突破的重要性。

  他們又一致認為,兩地建立了貿易和投資合作關係的優勢。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