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APEC連胡會 兩岸關係歷史步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6 16:35:21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舉世矚目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於秘魯當地時間二十三日正式閉幕,二十一個成員發表“利馬宣言”,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並承諾密切合作,以及進一步採取全面行動,以因應當前國際金融危機。 

  社評說,此次APEC會議,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參加APEC會議)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的名義,代表馬英九參加非正式領袖會議。連主席在會議期間與大陸領導人胡錦濤及多國領袖會晤,討論國際經濟新局勢及兩岸關係新問題,這不但代表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步伐,也意味著馬英九就職後,兩岸關係顯著改善,臺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層級提升及空間擴大。 

  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期間,由於兩岸關係緊張,大陸對於台灣出席非正式領袖會議的代表人選,經常有意見,歷次代表台灣參加APEC會議之領袖代表大多為企業界人士,層級不夠高,較不受到國際媒體的青睞,同時也因為兩岸關係緊張,與會各國領袖為避免不必要之困擾,甚少與台灣代表團舉行雙邊會議。 

  社評說,然而,此次APEC會議的狀況完全不同,首先,就提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而言,連主席是台灣前任“副總統”,國際知名度較高,能夠代表領袖參加會議,是台灣參與APEC會議的一大突破。因此,會前即引起內外媒體的關注。 

  當連主席及代表團一行人抵達秘魯首都利馬時,立刻受到媒體的蜂擁報導,陣仗之大,是台灣歷次參與APEC會議之最,甚至還導致韓國總統李明博的代表團繞路而行,足以顯示連主席代表馬英九出席APEC會議受到媒體的高度重視,也因此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其次,就擴展台灣國際活動空間而言,連主席在企業領袖座談時,與美國總統布什等六、七國領袖交換意見,而台灣代表團也與七個國家代表團舉行雙邊會議,大大拓展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 

  眾所周知,台灣為全球第十六大貿易體,擁有二千八百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存底,經貿實力不容小覷,然而,由於兩岸關係緊張,使得台灣縱使有經濟實力,但在國際社會也無法運用,如今兩岸關係改善,使台灣的國際經貿關係能逐漸正常化,國際活動空間也因此能逐步擴展。 

  第三,就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步伐而言,連主席雖然自二○○五年四月“和平之旅”與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第一次會面,但過去四次都是在大陸會面,在APEC會議場合會面則是第一次。 

  社評說,過去兩岸雖同為APEC成員,但是雙方領袖及領袖代表並無在APEC場合舉行雙邊會談。現在雙方能夠在APEC架構下會面,表示兩岸關係已經告別緊張對立,走向合作發展,也意味台海地區邁向和平與穩定,這不但是兩岸人民之福,同時也是世界各國領袖所樂於見到的兩岸新局。 

  第四,就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世界濟經發展趨勢而言,兩岸同為國際經濟社會的重要成員之一,雙方有責任,也有義務,在全球經濟衰退時,與世界主要經濟國家一同合作,以因應全球企業發展、高糧價與高物價、環境變遷,以及金融海嘯的多重挑戰。尤其是當前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下,所衍生之跨國或跨區的事項日益增多,極需我們拋開過去的藩籬,以大家都是地球村成員的嶄新觀念,加強合作,共同因應。 

  社評說,最近APEC部分會員體倡議利用外匯存底共同成立八百億美元的基金、東南亞國協(ASEAN)也即將於二○一○年與中國大陸成立自由貿易區、APEC企業領袖代表則是提出建立亞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FTAAP)的構想,凡此種種國際經貿合作、共同維護經濟與金融穩定的事項,均需要兩岸關係改善,台灣才有可能加入。 

  今年五月馬英九就職後,兩岸關係已經走向和平、和諧與合作的道路。今年六月,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簽署“包機會談紀要”及“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今年十一月,兩會再度簽署“空運”、“海運”、“郵政”及“食品安全”四項協議,這些發展顯示,兩岸不但加強經濟合作,也為兩岸和平發展及雙方互信建立堅實基礎。而今年十一月的“APEC連胡會”更為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性的一大步。期待兩岸在這些基礎之上,進一步攜手合作,開展和平、繁榮及發展的兩岸關係的,共同為兩岸人民謀福,同時也一起善盡國際經濟成員的責任,為所有地球村成員的福祉盡一份心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