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政界不看好消費券 期望政府創造就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30 08:57:07  


金融海嘯為香港各行各業帶來重大衝擊,就業問題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評社香港11月30日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明年二月發表財政預算案,在金融海嘯的巨大衝擊下,政黨普遍期望政府創造就業,多於發放消費券。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不排除支持推出消費券,但不應低估涉及的行政費用,傾向認為政府應該先創造就業。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對消費券也有保留,認為有關開支應撥予創造就業機會。

  香港大公報報道,李慧琼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表示,創造就業、刺激消費與推動經濟發展,都應是預算案的重點,當中以創造就業最重要,因為裁員潮已遍及各行業,有將於明年畢業的學生向她反映,擔心“畢業變失業”。她促請政府擴大就業層面,推動私人企業增加創造不同類型職位。至於消費券,她稱從普通市民角度,自己不反對消費券,但指出行政費用不可低估。她並建議政府簡化深圳固定戶籍居民的入境手續,以助鼓勵來港消費,刺激經濟。

  消費券行政費不能低估

  出席同一節目的梁家傑稱,最關注創造就業職位,但對推行消費券有保留,認為不如將有關開支用於創造就業。他指裁員潮最高峰仍未到,擔心農曆新年前後裁員情況更嚴重。他建議政府發展綠色經濟,例如推動環保工程、公共屋邨建立無障礙通道、廢物回收、空氣質素提升工程等。政府並可考慮暫停徵收預繳稅一年,幫助中小企與打工仔納稅人渡過難關。

  他又認為,香港有條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應過分依靠金融、服務、物流、建造這四大經濟支柱。

  李華明亦指,消費券涉及最少一成行政費,不容忽視,而且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消費者較關注就業情況,寧願政府把資源用於創造職位。他認為市民最擔心失去工作,如政府推行消費券,市民會把錢存放在銀行,轉用消費券。另外,他認為政府不只要為基層著想,也要為白領著想,增設更多臨時職位,例如在學校與醫院設立大使等,以及撥款予非政府組織提供短期訓練,幫助市民度過經濟嚴冬。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